[实用新型]一种通讯行业用智能计量及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15625.4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80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昭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欧德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1H71/32 |
代理公司: | 杭州凯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7 | 代理人: | 金国栋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讯 行业 智能 计量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讯行业用智能计量及控制系统,包括电源输入端和外壳,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有传感器模块和控制电路模块,传感器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触头系统,触头系统闭合电流就从电源输入端经过触头系统流向电流输出端到负载,依据物理公式就可以获得电压、电流、波形等数据,数据经过传感器输出端子到控制电路模块,可以对由传感器模块采集过来的电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控制电路模块将结果转换成动作指令及与时间的关系,传递到电磁系统,电磁系统获得动作电压和电流后就产生电磁极性,运用同极排斥异极相吸的原理推或拉动触头拉杆运动,将触头系统推或拉从而实现本实用装置的分闸或合闸,从而保护和管理线路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讯行业用智能计量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通讯行业发展迅猛,尤其5G及后续的通讯技术正在快速迭代创新和应用推广普及。随着通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大规模的应用新技术的同时,对通讯设备配置中的能源、能耗、用电安全管理日趋紧迫,为了实时监测和管理通讯设备的能源、能耗及用电安全,并进行智能化的自动进行节能、安全管理通讯线路,就需要有一种的具备相应功能的数字化线路控制及保护装置,本实用新型就是这样的装置。
本申请在现有技术下进行改进,现有技术中,目前通讯行业使用的线路控制装置还没有在一种产品内同时具备对电压、电流、电量、功率、温度等参数进行采集、测量、传输并实现当地或远程,进行即时、或延时、或定时及依照设定的保护程序,自动执行管理所控制的线路能耗和安全保护措施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通讯行业用智能计量及控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讯行业用智能计量及控制系统,包括电源输入端和外壳,所述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有传感器模块和控制电路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触头系统,且触头系统与控制电路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电磁系统,且电磁系统与触头系统电性连接,所述触头系统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电流输出端;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上滑动连接有触头拉杆,所述触头拉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动触头,所述动触头远离触头拉杆的一侧抵接有与控制电路板固定连接的静触头,所述触头拉杆的一侧设有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的中部设置有永久磁铁。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磁线圈的顶部设置有电磁线圈电压输入端子,所述电磁线圈电压输入端子的数量为两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传感器,且传感器与控制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传感器上设置有对称分布的传感器输出端子,且传感器输出端子位于电磁线圈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的一侧安装有主回路输出接线端和主回路输入接线端,所述外壳远离主回路输出接线端的一侧安装有 RS485插座,且RS485插座位于触头拉杆远离控制电路板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磁线圈远离触头拉杆的一侧上方设有LED指示灯,且LED指示灯与控制电路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触头系统闭合电流就从电源输入端经过触头系统流向电流输出端到负载,此时传感器模块两端就产生电压差,由于传感器模块的输出数据是与流经的电流成固定的数学关系,依据物理公式就可以获得电压、电流、波形等数据,这些数据经过传感器输出端子到控制电路模块,控制电路模块上设置有计量芯片和微处理器,可以对由传感器模块采集过来的电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然后控制电路模块将计算的结果转换成装置的动作指令及与时间的关系,传递到电磁系统,电磁系统获得动作电压和电流后就产生电磁极性,产生的电磁极性与电磁线圈中部的永久磁铁的磁极,运用同极排斥异极相吸的原理推或拉动触头拉杆运动,将触头系统推或拉从而实现本实用装置的分闸或合闸,从而保护和管理线路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欧德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欧德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156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