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端子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17549.0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53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谭勇刚;郭铁男;郭铁龙;徐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嘉姆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84 | 分类号: | H01M50/184;H01M50/186;H01M50/54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 44305 | 代理人: | 邵柱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沙井街道步涌***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端子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端子组件,包括导电主体、固定环和用于连接所述导电主体与所述固定环的树脂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主体和固定环的表面均设置有接合膜层,所述固定环为底部向外水平延伸而顶部向内收缩的空心圆柱环,所述树脂件与所述导电主体和固定环通过模内注塑的方式固接,本发明提供的电池端子组件气密性好、结合强度高且的生产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池端子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日渐普及,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和耐用性成为大众关注的问题。锂离子电池需要在无水无氧的环境中完成充放电过程,因此锂离子电池盖板的密封封装要求很高。
目前普遍采用橡胶密封圈的方式进行挤压密封,但是密封圈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随着外界温度长期冷热变化后容易发生应力失效,进而导致电解液渗漏、电池性能下降等缺陷,进而给电池密封带来安全隐患,且现有技术的导电主体和固定环通模内注塑方式与树脂件固接的电池端子组件气密性较差、结合强度低、生产效率不高。因此急需一种气密性好、结合强度高且生产效率高电池端子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端子组件,可以省去密封圈,提高气密性,结合强度高且生产效率高,有利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导电主体、固定环和用于连接所述导电主体与所述固定环的树脂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主体和固定环的表面均设置有接合膜层,所述固定环为底部向外水平延伸而顶部向内收缩的空心圆柱环,所述树脂件与所述导电主体和固定环通过模内注塑的方式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主体设置有凸环部,所述凸环部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主体的铝主体上端面设有定位盲孔。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主体包括铝主体和位于所述铝主体下方的铜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主体的铝主体下端面设有第一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主体的铜主体上端面设有第二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中间的空心圆柱环上设有用于固定树脂件的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主体的铝主体表面设置有第一接合膜层,所述导电主体的铜主体表面设置有第二接合膜层,所述固定环的表面设置有第三接合膜层。
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电主体、固定环表面设置接合膜层,形成纳米级的微孔后,再通过模内注塑,在高温高压下产生化学反应,使树脂件与导电主体和固定环进行咬合,形成“锚栓效应”的纳米级物理牢固连接结合,使电池端子组件气密性、结合强度大大得到提升,从而达到防止电解液渗漏的目的,处理后的接合膜层在抽气密封状态下的寿命是一个月左右,可以存货生产及满足大批量生产,提升了生产效率且成品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实例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实现方式将会更加明显,其中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说明,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意义上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池端子组件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池端子组件的正面图;
图3为为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电主体铝主体的结构图,其中图4a是铝主体结构的主视图,图4b是铝主体结构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电主体铜主体的结构图,其中图5a是铜主体结构的主视图,图5b是铜主体结构的仰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嘉姆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嘉姆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175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防软管卷盘的芯轴结构
- 下一篇:一种钢格板用表面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