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面状电极的弹性连接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17773.X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54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徐甜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世纪经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52 | 分类号: | H01M50/55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林菲菲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极 弹性 连接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面状电极的弹性连接组件,包括:面状电极,电源和发热面板,还包括弹性电极机构,所述面状电极位于发热面板上,电源通过弹性导电电极机构弹性连接至面状电极;本实用新型使用弹性导电电极机构作为高温环境下面状电极的电源连接结构,特避免大电流时内阻发热导致的弹性失效风险,同时弹性导电电极机构结构简单,能够简化产品结构和装配流程,使用耐温铜合金材质作为电源导流主体或独立使用,根据不同的温度和电流环境可选择传统耐高温的不锈钢或锰钢作为弹性支撑辅助,确保连接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工具,具体涉及一种面状电极的弹性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面状电极的连接在弱电小电流连接中弹性结构方式较多,但是在强电大电流的情况下,面状电极的连接结构中会出现弹性连接导电部件发热而接触失效。
因此在强电大电流的情况下,现有技术一般选择焊接导线方式进行面状电极的连接,而焊接导线连接方式在面状电极本体处于高温状态下(温度大于200℃以上),焊接点由于高温非常容易出现脱落的现象,导致面状电极连接的可靠性降低;
另外,常规面状电极焊接导线以后需要与产品控制部分进行二次连接,焊接导线方式对生产操作的便利性带来障碍,特别是在面状电极部件与带有控制部分的结构部件进行粘合固定操作时,焊接导线方式的障碍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面状电极的弹性连接组件,通过将面状电极通过弹性连接组件与电源连接,避免了高温下电极连接脱落的现象,提高了高温环境下面状电极连接的可靠性,同时为产品的生产装配工作带来便利。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面状电极的弹性连接组件,包括:面状电极,电源和发热面板,还包括弹性导电电极机构,所述面状电极位于发热面板上,电源通过弹性导电电极机构弹性连接至面状电极。
本方案工作原理:在强电大电流的情况下,现有技术一般选择焊接导线方式进行面状电极的连接,而焊接导线连接方式在面状电极本体处于高温状态下(温度大于200℃以上),焊接点由于高温非常容易出现脱落的现象,导致面状电极连接的可靠性降低;
本方案使用弹性导电电极机构作为高温环境下面状电极的电源连接结构,特别是在高温环境同时大电流的情况下的连接,同样在低温环境下也可已适用,通过弹性导电电极机构可避免大电流时内阻发热导致的弹性失效风险,同时弹性导电电极机构结构简单,能够简化产品结构和装配流程;特别是在面状电极配件作为最后装配配件的时候,焊接导线的方式需要进行二次连接,二次连接会增加操作难度,同时内部线束定位和固定容易出现异常,因此在进行装配配件时,弹性连接组件的结构优势非常明显。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弹性导电电极机构为弹性导电电极或弹性导电电极组件。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弹性导电电极为单层或双层呈螺旋状的导电弹簧,电源通过导电弹簧与面状电极弹性连接。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弹性导电电极材质为铜合金、镀金处理的不锈钢、镀银处理的不锈钢、镀金处理的锰钢或镀银处理的锰钢。
常规弹簧材质的导电率较低,因此在220V电压、电流达到2A时,0.5mm直径的SUS304弹簧工作2H左右即出现弹性失效。因此出于减小内阻以降低内阻发热的目的,可以选择的实验方案有三种:一是增加弹簧的线径以增大导流面积;二是对普通材质弹簧进行镀金或镀银处理以增加导通性,三是寻找更合适的基体材质代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世纪经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世纪经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177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样品采集侦察智能小车
- 下一篇:一种直通式光缆快速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