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用便携式酸辣粉成型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18685.1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46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樊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瑞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1C11/16 | 分类号: | A21C11/16;A21C11/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朱文军 |
地址: | 850000 西藏自治区拉***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便携式 酸辣粉 成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酸辣粉成型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家用便携式酸辣粉成型的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酸辣粉切割长度一致的家用便携式酸辣粉成型的装置。一种家用便携式酸辣粉成型的装置,包括有第一固定架、面桶、下面网、出面机构和截断机构等;第一固定架上设有面桶,面桶内部下侧设有下面网,面桶上侧设有出面机构,第一固定架上设有截断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锤桶向下运动到与面团接触后,锤桶对面团进行挤压,使得面团通过下面网通孔,并形成面条,实现锤桶挤压面团形成面条效果;通过切面刀转动到与面条接触后,切面刀对面条进行切割,使得面条脱离面团,实现切面刀切割面条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酸辣粉成型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家用便携式酸辣粉成型的装置。
背景技术
酸辣粉是汉族传统特色小吃,属于渝菜和川菜,其特点是麻、辣、鲜、香、酸且油而不腻,酸辣粉源于西南民间,取食材至当地手工制作的红薯粉,味以突出酸辣为主而得名,后来经过西南各地不断的演变和调制而正式走上街头,成为各地的特色小吃。
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酸辣粉不失为一种受人欢迎、老少皆宜的小吃,且尤为受妇女儿童所青睐,在酸辣粉制作的过程中,是采用薯类淀粉或豆类淀粉制作的干粉丝下锅煮熟,然后加入调味品及辅料以食用,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身体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在家里自己做面条,然而在家手工做酸辣粉对于不善于面点制作或没有时间下厨的人来说还是过于麻烦,并且制作酸辣粉时,人们对酸辣粉的长度无法进行把控,导致切割出来的酸辣粉长度不一致,参差不齐。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酸辣粉切割长度一致的家用便携式酸辣粉成型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酸辣粉成型的装置酸辣粉切割长度不一致缺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酸辣粉切割长度一致的家用便携式酸辣粉成型的装置。
一种家用便携式酸辣粉成型的装置,包括有第一固定架、面桶、下面网、出面机构和截断机构,第一固定架上设有面桶,面桶内部下侧设有下面网,面桶上侧设有出面机构,第一固定架上设有截断机构;出面机构包括有锤桶、锤杆和伸缩弹簧,面桶内部滑动式设有锤杆,锤杆下部设有锤桶,锤杆下侧绕有伸缩弹簧,伸缩弹簧两端分别与锤桶和锤杆连接。
进一步说明,截断机构包括有切面刀、固定轴、旋转轴和扭力弹簧,第一固定架上设有固定轴,固定轴上转动式设有旋转轴,旋转轴与第一固定架转动式连接,旋转轴上设有切面刀,固定轴上绕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两端分别与固定轴和旋转轴连接。
进一步说明,第一固定架外形为火箭造型。
进一步说明,切面刀材质为合金钢。
进一步说明,第一固定架底部设置有橡胶垫。
进一步说明,面桶中部开有配合槽,切面刀与配合槽配合。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锤桶向下运动到与面团接触后,锤桶对面团进行挤压,使得面团通过下面网通孔,并形成面条,实现锤桶挤压面团形成面条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切面刀转动到与面条接触后,切面刀对面条进行切割,使得面条脱离面团,实现切面刀切割面条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出面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截断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_第一固定架,2_面桶,3_下面网,4_出面机构,41_锤桶,42_锤杆,43_伸缩弹簧,5_截断机构,51_切面刀,52_固定轴,53_旋转轴,54_扭力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瑞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未经西藏瑞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186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式新型洗衣机
- 下一篇:一种建筑水泥砂浆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