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麦类作物杂交工具盒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20427.7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08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杨轲;王化俊;姚立蓉;汪军成;宋美妮;张泽华;孟亚雄;马小乐;李葆春;司二静;冯举伶;张毅;许静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7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作物 杂交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麦类作物杂交工具盒,其结构包括:盒体和盒盖能够配套,盒体分为多个区域,左右两侧的区域放置转笔刀,橡皮擦,镊子,剪刀,铅笔,回形针,大头针和吸耳球,中间区域为杂交工作指示区,设有指示卡,盒体侧壁上还设有紫外灯,盒体背面设有电池。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快速准备齐全杂交育种的工具,能够杀灭花粉残留,能够在杂交工作时指示当前杂交工作的父本母本,避免混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作物杂交育种工具,具体涉及一种麦类作物杂交工具盒。
背景技术
为了有效地解决麦类作物生产中产量和品质低下的难题,实现麦类作物的生产现代化,杂交育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其有利于提高麦类作物的质量及提高抗病虫草害等逆境胁迫的能力,从而降低麦类作物的受损率,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最终实现增加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保障的目标。在我国,杂交育种技术历史悠久,在农业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其中通过杂交育种技术培育的麦类作物新品种给农民带来了显著的实际效益。
现有技术存在问题:当前麦类作物杂交育种采用人工授粉的方式,而在人工授粉过程中面临去雄困难,花粉污染及杂交授粉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提供一种简便、可操作的高效的麦类作物人工授粉的杂交工具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麦类作物杂交工具盒,其结构包括:盒体和盒盖能够配套,盒体分为多个区域,左右两侧的区域放置转笔刀,橡皮擦,镊子,剪刀,铅笔,回形针,大头针和吸耳球,中间区域为杂交工作指示区,设有指示卡,盒体侧壁上还设有紫外灯,盒体背面设有电池。
优选的,盒体和盒盖采用不透明黑色塑料制成,紫外线不能穿透。
优选的,盒体内设有凹穴,凹穴的形状与杂交工具恰好吻合,例如,剪刀的凹穴设为剪刀的形状。工具恰好放置其内,避免晃动,也可以很快知道缺少什么工具,避免携带工具不齐全。
优选的,指示卡设为两列,一列为杂交父本,一列为母本。能够清楚标识当前杂交的顺序,避免混淆。指示卡在导轨上可以移动,指示卡被固定不能掉出来。
优选的,电池为小紫外灯供电,采用USB可充电池。
优选的,紫外灯采用微型USB供电灯泡,可以采用山东普瑞斯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生成的PSJD-06产品。
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快速准备齐全杂交育种的工具,能够杀灭花粉残留,能够在杂交工作时指示当前杂交工作的父本母本,避免混淆。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麦类作物杂交工具盒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麦类作物杂交工具盒指示卡截面图;
图3是一种麦类作物杂交工具盒背面结构图;
其中,盒体1,转笔刀2,橡皮擦3,镊子4,剪刀5,铅笔6,回形针7,大头针8,吸耳球9,指示卡10,紫外灯11,电池12,盒盖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这些优选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进行了例示。附图中所示和根据附图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麦类作物杂交工具盒,如附图1-3所示,其结构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农业大学,未经甘肃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204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