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蓄电池正极端子绝缘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22124.9 | 申请日: | 2021-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76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杰;周宏伟;李晓伟;张家如;任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7/50 | 分类号: | H01B17/50;H01M50/24;H01M50/29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40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蓄电池 正极 端子 绝缘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蓄电池的附属部件,具体为汽车蓄电池正极端子绝缘保护装置。解决现有蓄电池正极端子绝缘保护装置易开裂且易使正极端子氧化的问题。汽车蓄电池正极端子绝缘保护装置包括套于蓄电池正极端子外部的绝缘外壳,在蓄电池正极端子与绝缘外壳之间增加一个包覆在蓄电池正极端子上的绝缘胶帽。绝缘胶帽是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制成的。绝缘胶帽整体呈类长方体盒状,并由上盖和敞口的盒体构成,上盖的一端与盒体的一端顶部铰接,盒体另一端的侧面开有端子入口。上盖上有用于与蓄电池正极端子的形状相适配的凸起。本实用新型有效降低正极端子与空气接触的面积,防止端子氧化;同时,在碰撞中也因为有更好的韧性而不会破裂脱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蓄电池的附属部件,具体为汽车蓄电池正极端子绝缘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如下原因决定了汽车蓄电池正极端子(即正极柱)增加绝缘保护的必要性:
第一、电气系统负极搭铁和单线制
汽车电气系统采用的是负极搭铁和单线制的设计原则。负极搭铁是指蓄电池负极接金属车架。单线制也称单线连接,是指汽车上所有电气部件的正极均采用导线相互连接,而负极则直接或间接通过导线与金属车架或车身金属部分相连,即搭铁。任何一个电路都是从电源正极出发,经导线、经用电设备,再由负极导线搭铁,通过车架或车身流回电源负极形成回路。
第二、短路风险
基于汽车电气系统负极搭铁的特点,可以得出,当蓄电池正极与车身金属部分直接接触时,电流便不经用电设备而经车身或车架直接流回蓄电池负极,造成短路,从而导致整车用电设备断电。
第三、碰撞解锁要求
车辆在发生碰撞时,四门需在规定时间内自动解锁,这就要求在碰撞发生时,整车不能因任何原因断电,包括不能因蓄电池正极端子接触车身金属部分短路而断电。
当前使用的正极端子绝缘保护装置为在正极端子外部套一个ABS、PBT等树脂材质的绝缘外壳(见图1),这种材质的外壳在碰撞发生的时候,常因为韧性不足而发生开裂,绝缘外壳四处飞散,使蓄电池正极端子暴露在外,存在正极端子与车身金属部分接触,从而造成短路,整车断电的风险。同时,绝缘外壳与正极端子之间的间隙大,正极端子与空气接触面积大,易氧化从而使导电性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蓄电池正极端子绝缘保护装置易开裂且易使正极端子氧化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蓄电池正极端子绝缘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汽车蓄电池正极端子绝缘保护装置,包括套于蓄电池正极端子外部的绝缘外壳,在蓄电池正极端子与绝缘外壳之间增加一个包覆在蓄电池正极端子上的绝缘胶帽。
本实用新型在保留当前绝缘形式的基础上,增加更为可靠的绝缘形式,即在正极端子与绝缘外壳之间增加一个贴合更紧、更不易脱落的绝缘胶帽,该胶帽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制成,能够包覆在正极端子即正极柱上,有效降低正极端子与空气接触的面积,防止端子氧化;同时,在碰撞中也因为有更好的韧性而不会破裂脱落,从而更有效的规避了短路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汽车蓄电池正极端子绝缘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蓄电池正极端子绝缘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视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绝缘胶帽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绝缘胶帽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绝缘外壳,2-绝缘胶帽,2.1-上盖,2.2-盒体,2.3-端子入口,2.4-凸起,3-蓄电池正极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汽车蓄电池正极端子绝缘保护装置,包括套于蓄电池正极端子3外部的绝缘外壳1,在蓄电池正极端子3与绝缘外壳1之间增加一个包覆在蓄电池正极端子3上的绝缘胶帽2。绝缘胶帽2是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制成的。具体实施时绝缘胶帽2整体呈类长方体盒状,并由上盖2.1和敞口的盒体2.2构成,上盖2.1的一端与盒体2.2的一端顶部铰接,盒体2.2另一端的侧面开有端子入口2.3;上盖2.1上有用于与蓄电池正极端子3的形状相适配的凸起2.4,以保证绝缘胶帽2能贴合地包覆住蓄电池正极端子3。安装时,将上盖2.1打开,蓄电池正极端子3从端子入口2.3插入盒体2.2,将上盖2.1合上,最后再套上绝缘外壳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221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电池压板总成
- 下一篇:电动汽车用集成式电池包加热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