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同压力气瓶供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23178.7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12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蔡腾飞;郝义国;王飞;时志鹏;汪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冈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2 | 分类号: | F17D1/02;F17D3/01;H01M8/04089;H01M8/04746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龚春来 |
地址: | 438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同 压力 气瓶供氢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同压力气瓶供氢系统,包括:供氢管路、第一加氢管路、第二加氢管路、第一气瓶装置、第二气瓶装置、减压阀、电堆、控制器,所述第一加氢管路上设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加氢管路一端与所述供氢管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瓶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加氢管路上设有第二电磁阀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加氢管路一端与所述供氢管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气瓶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气瓶装置和所述第二气瓶装置分别与所述减压阀连接将氢气输送至电堆。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自动开合,起到根据压力自动调整加氢状态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同压力气瓶供氢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车载高压供氢系统一般采用35MPa或者70MPa进行储供氢气,目前高公称工作压力的气瓶较少,当某一系统在空间限制比较大时,单一采用低公称工作压力储氢量较小,而单一采用高公称工作压力气瓶时,目前市场上高公称工作压力气瓶规格又较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同压力气瓶供氢系统,包括:供氢管路、第一加氢管路、第二加氢管路、第一气瓶装置、第二气瓶装置、减压阀、电堆、控制器,所述第一加氢管路上设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加氢管路一端与所述供氢管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瓶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加氢管路上设有第二电磁阀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加氢管路一端与所述供氢管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气瓶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气瓶装置和所述第二气瓶装置分别与所述减压阀连接将氢气输送至电堆,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气瓶装置中为高公称工作压力气瓶,所述第二气瓶装置中为低公称工作压力气瓶。与传统方案对比,该供氢系统采用不同公称工作压力气瓶混合压力瓶组方案,该系统优点是当氢瓶布置空间尺寸限制较大,同时要满足某一储氢量要求时,可采用这种混合布置方法。该系统在高公称工作压力气瓶和低公称工作压力气瓶前各安置一个电磁阀和一个压力传感器,将第一加氢管路和第二加氢管路中的压力传递给给控制器,实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自动开合,起到根据压力自动调整加氢状态的作用。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不同压力气瓶供氢系统,包括:供氢管路、第一加氢管路、第二加氢管路、第一气瓶装置、第二气瓶装置、减压阀、电堆、控制器,所述第一加氢管路上设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加氢管路一端与所述供氢管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瓶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加氢管路上设有第二电磁阀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加氢管路一端与所述供氢管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气瓶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气瓶装置和所述第二气瓶装置分别与所述减压阀连接将氢气输送至电堆,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加氢管路上的第一手动阀设置在所述第一电磁阀的下游,所述第二加氢管路上的第二手动阀设置在所述第二电磁阀的下游。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加氢管路和所述第二加氢管路分别与供氢管路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供氢管路上依次设有加氢口、过滤器和第三单向阀。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上游,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上游。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与传统方案对比,该供氢系统采用不同公称工作压力气瓶混合压力瓶组方案,该系统优点是当氢瓶布置空间尺寸限制较大,同时要满足某一储氢量要求时,可采用这种混合布置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冈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黄冈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231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体温监测手环
- 下一篇:节段拼装梁预应力孔道连接节点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