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套管段铣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24404.3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85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敏;张其松;陈庆民;王国军;张文鹏;王彦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井下特种作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9/06 | 分类号: | E21B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猛 |
地址: | 10002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段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套管段铣器,包括筒体以及位于筒体内由活塞杆相连的上活塞(51)和下活塞(52),上活塞位于第一水腔(41)中,下活塞位于第二水腔(42)中,筒体内的换向装置用于将流体由流向第一水腔改变为流向第二水腔。筒体的筒壁开设有沿径向延伸的通孔,通孔内穿设有磨铣块(7),活塞杆的中部具有锥形体(62),锥形体的小端朝向下活塞,磨铣块的一端与锥形体外表面的滑轨(621)或滑槽嵌连,当锥形体沿筒体的轴向移动时,磨铣块受锥形体的楔形推挤作用而沿筒体的径向移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管段铣器的磨铣部件稳定性较强,有利于避免磨铣刀片憋卡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铣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套管段铣器。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侧钻的套管段铣器常有刀片扶正稳定性差的问题,若切割没有提起悬重的油层套管,易造成磨铣刀片憋卡的风险。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磨铣部件稳定性强的套管段铣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套管段铣器,该套管段铣器的磨铣部件稳定性较强,有利于避免磨铣刀片憋卡的风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套管段铣器,包括筒体以及位于所述筒体内的上活塞和下活塞,所述上活塞位于第一水腔中,所述下活塞位于第二水腔中,所述上活塞和所述下活塞由活塞杆连接,所述活塞杆的中部具有锥形体,所述锥形体的小端朝向所述下活塞,所述筒体的筒壁开设有沿径向延伸的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磨铣块,所述磨铣块的一端与所述锥形体外表面的滑轨或滑槽嵌连,当所述锥形体沿所述筒体的轴向移动时,所述磨铣块受所述锥形体的楔形推挤作用而沿所述筒体的径向移动,所述筒体内设置有换向装置,所述换向装置用于将流体由流向所述第一水腔改变为流向所述第二水腔。
可选地,在上述套管段铣器中,所述换向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水腔与所述筒体的上端之间的球座滑套和与所述球座滑套相配合的球座弹簧,所述筒体开设有由所述球座滑套位置延伸到所述第二水腔的下活塞水道。
可选地,在上述套管段铣器中,所述筒体开设有由所述第一水腔位置延伸到所述第二水腔的下方位置的正循环水道,所述正循环水道与所述第一水腔的相接处设置有压力阀门。
可选地,在上述套管段铣器中,所述第二水腔的底部具有与所述筒体的下端口相连通的开口,所述第二水腔内设置有位于所述下活塞下方且用于封堵所述开口的活塞顶帽。
可选地,在上述套管段铣器中,所述活塞顶帽面向所述下活塞的一侧具有顶杆。
可选地,在上述套管段铣器中,所述锥形体为圆锥体。
可选地,在上述套管段铣器中,所述锥形体外表面的滑轨或滑槽为燕尾形结构。
可选地,在上述套管段铣器中,所述磨铣块的数量为2个~4个,且所述磨铣块围绕所述锥形体的轴线均匀分布。
可选地,在上述套管段铣器中,所述磨铣块包括基体和刀片,所述刀片包括位于所述磨铣块外边缘的磨铣刀片和位于所述磨铣块下表面的段铣刀片。
可选地,在上述套管段铣器中,所述磨铣刀片和/或所述段铣刀片的材料为钨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井下特种作业公司,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井下特种作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244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框架式地下结构
- 下一篇:数据中心或库房照明灯具、照明装置及照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