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用的网套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24425.5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90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阳;卓威;彭才华;周南鑫;马志强;王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4 | 分类号: | H02G1/04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殷康明 |
地址: | 350004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复合 导线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用的网套连接器,属于网套连接器技术领域,包括自锁钢扎带、单向网套以及锥形加压套,锥形加压套套接于线缆外部,单向网套包括牵引部和连接网部,连接网部套接于线缆外部,锥形加压套位于连接网部末端;自锁钢扎带套接于连接网部的外侧,且自锁钢扎带位于锥形加压套上;锥形加压套靠近牵引部的一端设置有凸起部,凸起部在线缆上的投影长度大于锥形加压套与线缆贴合部分的长度。通过锥形加压套加强单向网套与线缆的连接作用力,同时来拉动单向网套会挤压凸起部,使得施加一个垂直于线缆的作用力,使得线缆沿轴向和径向都有一定的作用力,从而保持较为稳定的力平衡,不易出现内层线芯分离而外突、鼓肚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套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用的网套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线路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先进的张力放线施工方法日益得到推广。它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可大大提高工效,加快工程进度,并可显著地提高工程质量,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导线放线是架空输电线路架线施工中的一项基本常规工作。导线放线一般分为人力展放(也称拖地展放)和张力展放两种牵引方式。张力放线是指带张力展放导、地线,利用人工已经展放好的导引绳,穿过选定放线流程段的各杆塔,从牵引场牵拉牵引绳,然后利用牵引绳带着张力牵拉“二根”或“四根”钢芯铝铰线,完成每一相导线的展放。导线一端连接张力机,一端连接牵引机,导线带一定张力放线,与跨越物保持一定的高度,不发生摩擦,以免损伤导、地线。目前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一般均采用张力放线施工方式。对于常规普通导线,如钢芯铝绞线、镀锌绞线、钢芯铝合金绞线、铝合金绞线等,一般可采用普通放线滑车(或放线滑轮)进行张力放线。根据导线直径、杆塔转交度数、施工环境等选择不同尺寸的放线滑车。当张力放线导线转角(或滑车包络角)较大时,需要减小导线弯曲半径,保证导线(含接续金具)在张力放线过程中不受损伤。
但在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放线过程中则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目前比较突出的是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在放线过程中起灯笼,即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在展放过程中因某些原因而造成导线外层线股与内层线芯分离而外突、鼓肚现象,使放线无法正常进行,严重影响工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用的网套连接器,线缆在放线时轴向和径向均受到一定的作用力,从而可以达到较为稳定的力平衡状态,不易出现内层线芯分离而外突、鼓肚现象。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用的网套连接器,包括自锁钢扎带、单向网套以及锥形加压套,所述锥形加压套套接于线缆外部,所述单向网套包括牵引部和连接网部,所述连接网部套接于线缆外部,所述锥形加压套位于所述连接网部末端;所述自锁钢扎带套接于所述连接网部的外侧,且所述自锁钢扎带位于锥形加压套上;所述锥形加压套靠近所述牵引部的一端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在线缆上的投影长度大于所述锥形加压套与线缆贴合部分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锥形加压套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凸起部之间设置有安装凹槽,所述自锁钢扎带固定于所述安装凹槽中。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限位凸台的外径小于所述凸起部最大位置的直径,所述凸起部最大位置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网部最大展开内径。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连接网部外部等距套接有若干个所述自锁钢扎带。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防扭连接器,所述防扭连接器两端设置有锁定器,所述锁定器之间设置有连接钢丝,两端的所述锁定器分别于两侧的所述单向网套的牵引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连接钢丝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块,所述锁定器中部设置有容纳空腔,所述容纳空腔的底部设置有平面轴承,所述固定块转动连接于所述容纳空腔中,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平面轴承相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福建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福建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244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河道水沙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制药用提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