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5G设备连接用的通信电源复合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25533.4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77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童旭淼;刘陶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鸿雁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H01B11/22;H01B7/04;H01B7/295;G02B6/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设备 连接 通信 电源 复合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5G设备连接用的通信电源复合电缆,包括若干设备连接用电源单元和若干通信用光缆单元,从内层至外层依次还包括包裹设备连接用电源单元和通信用光缆单元的密实填充层6、成缆包带层7、撕裂绳8及外护层9。本专利将传统的电源线+通信光缆两者整合到统一整体布线安装,使用更少的布线安装空间。为避免二次布线,在结构设计中提出光电复合,实现便捷施工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用于5G基站设备用配电和通信复合电缆,具体涉及一种用于5G设备连接用的通信电源复合电缆。
背景技术
过去的三十多年,移动网络经历了一次又一次革新,几乎每十年就会有一代全新的移动技术诞生,从而带来效率和体验上的飞跃。1G时代,人们从固定电话中解放出来,2G又解决了1G的各种局限,3G第一次引入了移动宽带,4G的升级带来了更快更稳定的移动宽带,而如今的5G已经进入商用阶段,围绕着5G的商业项目也已展开应用,无论是VR/AR技术场景应用,还是无人机、工业流水线,还有即将推广实现的自动驾驶汽车等应用,甚至是因5G即将迎来巨大变革的还有资产跟踪、智能农业、智慧城市、能源/公用资源监控、实体基础设施、智能家居等物联网领域。所以5G通信技术除了大幅提高传输速率,要做到的还要有超高的可靠性、极低的时延、超大范围的覆盖、超高的网络承载力。
这就意味着要建设更多的5G基站才能满足大数据的这就意味着要建设更多的5G基站才能满足大数据的要求,才能进行高效的数据传递。5G基站是5G网络的核心设备,提供无线覆盖,实现有线通信网络与无线终端之间的无线信号传输。基站的架构、形态直接影响5G网络如何部署。在技术标准中,5G的频段远高于2G、3G和4G网络,5G网络现阶段主要工作在3000-5000MHz频段。由于频率越高,信号传播过程中的衰减也越大,所以5G网络的基站密度将更高。如果说5G的应用离不开基站,那么基站的建设中,电源线和通信电缆则不可或缺。
目前5G基站设备以采用传统的电源线+通信用光缆分别进行电能和通信信号的传输为主,传输技术单一,而且占用了大量的空间,造成企业的采购成本高,布线重复,施工不便等问题;同时由于其不具有环保特性,在着火、被火烧或长期过载绝缘受损时烟雾和有害气体都会存在,无法完全满足日益高涨的环保要求。聚氯乙烯绝缘电源线被燃烧时产生的烟雾中有大量的CO、CO2和氯化物,它的烟雾中还会含有溴化物、氟化物和硫化氢,这些物质对人的危害是很大的。所以如何在5G基站建设中,解决高效传输、控制成本、施工布线方便便捷、安全环保等等一系列问题显得尤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5G设备连接用的通信电源复合电缆。该电缆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更加便捷,使用更少的布线安装空间,并在保证传输速率的前提下,确保基站安全稳定的运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5G设备连接用的通信电源复合电缆,包括若干设备连接用电源单元和若干通信用光缆单元,从内层至外层依次还包括包裹设备连接用电源单元和通信用光缆单元的密实填充层6、成缆包带层7、撕裂绳8及外护层9;
其中,所述设备连接用电源单元从内层至外层依次包括柔软导体4、绝缘层5;所述通信用光缆单元从内层至外层依次包括光纤1、加强复合钢丝2及光缆护套层3。
进一步的,所述设备连接用电源线对称设置;所述通信用光缆对称设置。对称设置利于复合电缆成缆时外形圆整。
进一步的,所述光纤1采用弯曲不敏感单模光纤G.657A2。其有益效果是单模光纤模式色散小,支持长传输距离,稳定性强,且弯曲性能优异,不易受损。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复合钢丝2采用符合GB/T 24202-2009中的磷化钢丝表面涂覆一层0.05mm的防腐涂层。其有益效果是保护光纤不被受损,保证光信号的稳定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光缆护套层3采用无卤低烟护套材料密实挤包而成。其有益效果是大大提高光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鸿雁线缆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鸿雁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255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燃气管道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铜包钢线镀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