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装胎机驱动盘组件的转盘挡胎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25851.0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50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宋联峰;阙振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远星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25/05 | 分类号: | B60C25/05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合伙) 51213 | 代理人: | 龚海月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装胎机 驱动 组件 转盘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装胎机驱动盘组件的转盘挡胎机构,包括若干成对的挡胎组件,每个挡胎组件包括挡胎杆安装座和挡胎杆,二者装配在一起,挡胎杆竖直地立在工位旁边;挡胎杆安装座上具有条形通槽,螺栓通过该条形通槽将挡胎杆安装座固定到装胎机驱动盘组件的转盘上,并且通过该条形通槽调节挡胎组件的安装位置;每一对挡胎组件都设置在装胎机驱动盘组件的转盘的工位的外侧,并且两个挡胎组件的挡胎杆相互靠近,而另一端相互远离。由于在每个工位外侧设置了挡胎杆,因此在装配过程中即便出现受力不均匀的情况,轮胎也不容易跑出工位,而且在转盘旋转的过程中,轮胎也不会跑出工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机械上使用的挡胎机构,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装胎机驱动盘组件的转盘挡胎机构。
背景技术
车辆生产厂家在把轮胎装配在轮毂上时,多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操作,这种方法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技术人员进行了设备开发,设计了轮胎装配机,采用半自动装配的方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中国专利文献CN201900948U公开了一种轮胎装配机,机座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车圈的转盘,机座的另一端设有汽缸,汽缸两侧的固定块上经轴铰接有装配块,装配块的底端连接在汽缸的活塞杆上,装配块上通过丝杆设有支臂块,支臂块的竖向支臂上设有轮胎压轮和车圈靠轮,支臂块的横向支臂上设有可调节连杆,可调节连杆的端部设有轮胎整形滚轮。电机驱动转盘旋转时轮胎压轮将外胎挤压进车圈,再经轮胎整形滚轮整形,转盘转动一圈后,汽缸动作复位,整个轮胎张配完毕。整个动作流畅,装配效率高,装配质量稳定可靠。这种装配机在工作时需要把轮胎的一侧边完全扣接在轮毂的装配槽内,然后还要使轮胎与轮毂两者的结合体发生转动,才能实现把轮胎完全装配在轮毂上,这种作业方式相对比较复杂,需要对两者的结合体施加较大的力,这对装配机上的相应结构要求高,而且装配作业强度也相对较大。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中国专利文献CN103419581A公开了一种轮胎半自动装配机,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一种轮胎半自动装配机,包括转盘和机架,转盘上设有若干用于固定轮毂的工位,机架伸向转盘上的工位,在机架上设有压胎装置,转盘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作步进式转动,而使转盘上的工位逐次位于压胎装置的正下方,所述的压胎装置包括可转动的压轮,机架上设有促使压胎装置沿弧形平动的动力机构,在实现轮胎的装配时,先把轮胎的一侧部分扣接在轮毂的装配槽中,在动力机构的作用下,压轮自轮胎与轮毂相扣接部分向外侧碾压轮胎。该轮胎半自动装配机工作时,轮胎和轮毂在装配工位上仅受装配工位上的与轮胎和轮毂内侧配合的环装凸起结构限位,装配以及转盘旋转时,轮胎和轮毂可能出现脱离装配工位的现象,导致装配不到位或者误伤操作工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装胎机驱动盘组件的转盘挡胎机构,以期望可以解决轮胎装配机的工位对轮胎和轮毂的限位作用较弱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装胎机驱动盘组件的转盘挡胎机构,包括若干成对的挡胎组件,每个挡胎组件包括挡胎杆安装座和挡胎杆,二者装配在一起,所述挡胎杆竖直地立在工位旁边;所述挡胎杆安装座上具有条形通槽,螺栓通过该条形通槽将挡胎杆安装座固定到装胎机驱动盘组件的转盘上,并且通过该条形通槽调节挡胎组件的安装位置;每一对挡胎组件都设置在装胎机驱动盘组件的转盘的工位的外侧,并且两个挡胎组件的挡胎杆相互靠近,而另一端相互远离。
所述的用于装胎机驱动盘组件的转盘挡胎机构中,所述挡胎杆安装座的一端具有螺纹孔,挡胎杆的下端具有螺纹孔,二者通过螺纹配合装配在一起。
所述的用于装胎机驱动盘组件的转盘挡胎机构中,所述装胎机驱动盘组件的转盘上具有六个工位,每个工位外侧设置两个挡胎组件,十二个挡胎组件配合,确保整个轮胎装配工序轮胎不会自动移出工位。
所述的用于装胎机驱动盘组件的转盘挡胎机构中,所述挡胎杆安装座为长条形安装座,挡胎杆安装座的周边进行了倒角,避免直角的存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远星橡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远星橡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258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