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态取电电路以及单火线取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26209.4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09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罗旭荣;陈刚;王友兵;马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霍文娟 |
地址: | 31531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态取电 电路 以及 火线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开态取电电路以及单火线取电系统,该开态取电电路包括光耦、驱动单元和延时单元,其中,光耦包括发光器和受光器;驱动单元与受光器电连接,在关态取电时,驱动单元处于充电状态,在开态取电时,驱动单元用于为第一负载供电;延时单元与驱动单元电连接,延时单元用于延长驱动单元的充电时间。该开态取电电路通过延时单元延长驱动单元的充电时间,保证了驱动单元储存充足的电能给第一负载供电,从而保证了开态取电电路的取电较为充足,较好地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单火开关取电不足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单火线取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开态取电电路以及单火线取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化越来越流行,现有居家灯的开关控制已经由传统机械开关向智能开关转变。由于传统家庭大多是单火布线,所以产生了单火线智能开关,可以不需额外安装布线,实现单火线布局的原位替换。
由于单火线智能开关本身需要消耗一定的电流,单火线开关待机取电是通过负载的电流给开关的控制电路供电,即使是效率较高的单火取电电路,也存在取电不足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现今LED灯为主流,对一个只有3W的LED灯进行单火取电,往往只能取到几百微安的电流。
因此,亟需一种结构,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单火开关取电不足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态取电电路以及单火线取电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单火开关取电不足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开态取电电路,包括光耦、驱动单元和延时单元,其中,所述光耦包括发光器和受光器;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受光器电连接,在关态取电时,所述驱动单元处于充电状态,在开态取电时,所述驱动单元用于为第一负载供电;所述延时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电连接,所述延时单元用于延长所述驱动单元的充电时间。
可选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一储能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以及第三端,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受光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受光器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还用于与火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储能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储能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三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储能模块的第二端还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负载,所述第一储能模块的第二端还用于通过第二负载与零线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延时单元包括第二开关模块和第二储能模块,其中,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以及第三端,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三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火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三端用于通过所述第二负载与所述零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储能模块的第一端用于通过所述第二负载与所述零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储能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三端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延时单元还包括稳压模块,所述稳压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稳压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储能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路还包括保护单元,所述保护单元用于阻挡浪涌脉冲,所述保护单元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火线电连接,所述保护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路还包括整流桥,所述整流桥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火线电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储能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四端与所述受光器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储能模块的第一端分别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一分压单元和第二分压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整流桥的第四端以及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受光器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储能模块的第一端分别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262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