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及并网逆变器的继电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27261.1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78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金海燕;卢盈;吴生闻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士惟新能源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47/32 | 分类号: | H01H47/3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李萍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继电器 驱动 电路 并网 逆变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继电器驱动电路、方法及并网逆变器的继电器系统。该驱动电路的电源端子能够连接于继电器线圈的第一端;第一开关管电路的控制端连接于控制信号输入端子,动作端一端能够连接于继电器线圈第二端,动作端另一端接地;第二开关管电路的控制端连接于控制信号输入端子,动作端一端连接于第三开关管电路的控制端,动作端另一端接地;第三开关管电路的动作端一端连接于电源端子和继电器线圈的第一端的中间点,动作端另一端连接于线圈第二端;驱动电路还包括用于使第二开关管电路在一延迟时间后再导通的延时电路、以及第一二极管。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继电器的线圈电压可控,降低继电器的驱动保持电压,提升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及并网逆变器的继电器系统。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光伏并网逆变器等逆变器的重要组成元件之一,继电器工作时,需要向继电器的驱动线圈施加电压来使继电器闭合。目前,通常对继电器的驱动线圈施加两个电源,如图1所示的并网逆变器的继电器系统。图1示出了并网逆变器火线或零线上串联的2个继电器RY1和RY2,图1中的电源+12V为继电器的驱动电源,电源+7V为继电器的工作电源。由于继电器的驱动电压是+12V,如果工作电压仍然保持用+12V,在造成电损耗的同时,继电器的温度会急剧升高,故需要增加一个绕组电源+7V,因此成本会增加。同时在两个电源的切换过程中,电阻R1和电容C1的参数会发生变化。电源+12V的维持时间不能满足继电器规格中要求的100ms,因为该电路只能通过调整R1和C1的参数来改变继电器的线圈电压从+12V变化到+7V的时长,不能满足规格要求。再者,继电器的工作电压不可调整,每种品牌的继电器,不同电流的继电器,同一个继电器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保持电压的要求都是不太一样的,这样就需要去修改变压器的电源设计,比较复杂,无法通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继电器的驱动电路,能够实现继电器的线圈电压可控,降低继电器的驱动保持电压,提升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驱动方法能够实现继电器的线圈电压可控,降低继电器的驱动保持电压,提升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继电器驱动电路的并网逆变器的继电器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一种继电器的驱动电路,包括控制信号输入端子,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管电路、第二开关管电路、第三开关管电路及一个为继电器的线圈供电的电源端子;
所述电源端子能够电性连接于继电器线圈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开关管电路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子,所述第一开关管电路的动作端一端能够电性连接于所述继电器线圈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电路的动作端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开关管电路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子,所述第二开关管电路的动作端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三开关管电路的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电路的动作端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三开关管电路的动作端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端子和所述继电器线圈的所述第一端的中间点,所述第三开关管电路的动作端另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继电器线圈的所述第二端;
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用于使所述第二开关管电路在所述第一开关管电路导通一延迟时间后再导通的延时电路、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一开关管电路关断时使所述第二开关管电路导通的第一二极管。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关管电路包括NPN型三极管,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基极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子,集电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继电器线圈的所述第二端,发射极接地;
所述第三开关管电路包括PNP型三极管,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基极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子,集电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端子和所述继电器线圈的所述第一端的中间点,发射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继电器线圈的所述第二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士惟新能源技术(江苏)有限公司,未经爱士惟新能源技术(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272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用施工进度展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岩土工程施工用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