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蒸发器结霜的大风量热泵烘干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31423.9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20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达;邱新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科信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1/00 | 分类号: | F26B21/00;F26B21/04;F25B41/40;F25B47/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合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61 | 代理人: | 梁洪文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蒸发器 结霜 风量 烘干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蒸发器结霜的大风量热泵烘干机,包括壳体、冷凝器、蒸发器及出风风机,所述冷凝器与出风风机设置在壳体的前侧,与出风口相对应,所述蒸发器设置在壳体的后侧,与后回风口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对应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的位置,于左、右侧分别还设置有左回风口、右回风口;其中,冷凝部分包括A分流管与B分流管,A分流管对应冷凝器进行设置,而B分流管则对应蒸发器进行设置,且,B分流管的管比例占A、B分流管总和的5%至25%。利用余热回收防止蒸发器结霜,能在低温环境下正常使用,减少风机阻力,增加风机功效利用率,可选大风量风机而不影响蒸发露点,避免蒸发器结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机,特别涉及一种防止蒸发器结霜的大风量热泵烘干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空气能热泵烘干机,一般是直通式构造,也就是冷凝器与蒸发器分别位于通道的前后两侧,回风流向是先经过蒸发器除湿,然后再经过冷凝器加热,最后吹入烘房。之所以这样设计,一是为了给回风做一定的除湿处理,而是利用回风的余热对蒸发器进行作用,提高蒸发器的露点,避免回风中的水汽导致蒸发器结霜。实践研究发现,如果回风量较小,回风经过蒸发器时的露点极低,便非常容易结霜,因此只能保证较大的回风量经过蒸发器,利用足够多的回风余热提高露点,避免结霜。特别是在低温环境下使用,例如冬天,或者寒冷地区等,传统的烘干机构造,其蒸发器极其容易结霜,影响机器正常运行。于是,只能通过加大回风量经过蒸发器,利用足够多的余热来对蒸发器进行作用,提高露点,避免结霜,但这样一来,便导致了一个重大的不足之处,就是回风经过蒸发器之后,被阻挡,穿透量会变小很多,大幅度降低烘干机的出风量,即使针对冷凝器配置功率较大的风机,改善情况也不佳。为此,申请人之前曾设计过一款整体式闭环露点恒温热泵烘干机,并向知识产权局提出专利申请。申请号:201820852592.3;专利名称:一种整体式闭环露点恒温热泵烘干机;公开号:208332904U;公开日:2019-01-04。其所公开的整体式闭环露点恒温热泵烘干机,针对蒸发器单独设置蒸发风机,形成除湿装置,且,蒸发风机沿着流风方向设置在蒸发器的左侧或右侧;然后,除湿装置垂直于加热装置的中部设置,除湿装置包括冷凝器及冷凝风机,也即是出风机。这样的构造设计,除湿装置两侧形成无阻挡的通风空间,使得空气从除湿装置的两侧空间经过,除湿装置不会从正面挡住流风方向过来的空气,影响空气通过效果,两侧有直通空间,提高回风流通量。而且,针对蒸发器的侧部独立设置蒸发风机,实现除湿装置左右两侧直通空间的空气交互除湿,而且也使得足够多的回风经过蒸发器,避免结霜现象。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整体式闭环露点恒温热泵烘干机在高温或者常温的环境下,效果非常不错,用其建造的烘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出风量的同时,也可以避免蒸发器结霜现象。但是,由于针对蒸发器的侧部独立设置蒸发风机,使得左右两侧的回风经过蒸发器,会产生一个气流混乱的情况,影响回风通过的效果,因此,后续出风量的增加也非常有限。另外,在冬天低温,或者北方寒冷的环境下,由于回风中的余热流失得特别快,其除霜效果也不尽人意,用其建造的烘房,依然会出现蒸发器结霜现象,影响机器运行。究其原因是因为,针对蒸发器独立设置蒸发风机,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增加穿过蒸发器的回风量,利用回风中的余热来提高露点,避免结霜,但是,如果蒸发风机运行马力过大,风量过大,风速过高,又会反向降低露点。因此,传统的烘干机还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需要作出改进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蒸发器结霜的大风量热泵烘干机,利用余热回收防止蒸发器结霜,能在低温环境下正常使用,减少风机阻力,增加风机功效利用率,可选大风量风机而不影响蒸发露点,避免蒸发器结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止蒸发器结霜的大风量热泵烘干机,包括壳体、冷凝器、蒸发器及出风风机,所述冷凝器与出风风机设置在壳体的前侧,与出风口相对应,所述蒸发器设置在壳体的后侧,与后回风口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对应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的位置,于左、右侧分别还设置有左回风口、右回风口;其中,冷凝部分包括A分流管与B分流管,A分流管对应冷凝器进行设置,而B分流管则对应蒸发器进行设置,且,B分流管的管比例占A、B分流管总和的5%至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科信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科信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314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