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照度和PM2.5移动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35238.7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75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臧增亮;牛丹;陈善龙;李毅;尤伟;胡译文;潘晓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W1/04 | 分类号: | G01W1/04;G01D21/02;G05B19/04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长沙大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6 | 代理人: | 伍志祥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照度 pm2 移动 采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照度和PM2.5移动采集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PM2.5采集模块、光照度采集模块、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和装置工作指示灯模块;中央处理器上设置有ADC0端口,ADC1端口,USART端口和GPIO端口;PM2.5采集模块包括PM2.5传感器模块与信号调理模块;光照度采集模块包括光照度传感器模块和信号调理模块;通信模块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和串口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包括电池模块和线性电源模块;装置工作指示灯模块指示移动采集装置的工作状态。气象或环境监管部门人员可以通过该移动采集装置,远程便捷地在小地理尺度下密集实时监测光照度和PM2.5,并通过云端或服务器端进行可视化展示和大数值挖掘,实现光照度和PM2.5时空变化分析、相关性分析和数值预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象监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PM2.5和光照度数据移动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气象要素如PM2.5和光照度等的准确和实时监测分析对于气象部门和环境监管部门至关重要。目前PM2.5与光照度的数据采集多是通过固定的零散气象站点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测,因多数气象站点分布在主城区,对郊区或偏远地区的监测覆盖较少,难以获得小尺度大密度或某一特定地点周边(如突发污染地点或待研究特定环境的周边区域)的精准和实时监测数据。这对研究PM2.5与光照度在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的变化规律(时空分析),以及和其他气象和环境要素的大数据关联性分析造成障碍。随着物联网和云端数据挖掘技术的日趋成熟,为避免使用零散站点监测数据进行区域数据拟合带来的误差,开发装置对PM2.5与光照度进行数据移动采集,并无线传输至云端平台或者与本地服务器端进行有线通信连接非常重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实现PM2.5与光照度在网页或者移动APP上可视化展示、大数据挖掘和关联性分析,气象部门和环境监管部门可以远程实时监测PM2.5与光照度的变化,并通过云端或服务器端大数据挖掘实现智能诊断、原因分析和污染预警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照度和PM2.5移动采集装置,该装置通过通信模块把采集到的PM2.5与光照度数据无线传输至云平台或有线传输至服务器端,使得气象或环境监管部门人员可以通过该移动采集装置,远程便捷的在小地理尺度下密集实时监测光照度和PM2.5,并可通过云端或服务器端进行可视化展示和大数值挖掘,实现光照度和PM2.5时空变化分析、相关性分析和数值预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照度和PM2.5移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器、PM2.5采集模块、光照度采集模块、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和装置工作指示灯模块;
所述中央处理器上设置有ADC0端口,ADC1端口,USART端口和GPIO端口;USART端口分为USART1端口和USART2端口;
所述PM2.5采集模块包括PM2.5传感器模块和第一信号调理模块,所述PM2.5传感器模块输出的电流信号通过所述第一信号调理模块转换为电压信号;所述第一信号调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中央处理器的ADC1端口;
所述光照度采集模块包括光照度传感器模块和第二信号调理模块,将所述光照度传感器输出的电流信号通过所述第二信号调理模块转换为电压信号,所述第二信号调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中央处理器的ADC0端口;
所述通信模块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和串口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的USART1端口相连,所述串口通信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的USART2端口相连;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池模块和线性电源模块。电源模块的多个输出端分别连接中央处理器、PM2.5采集模块、光照度采集模块、通信模块、和装置工作指示灯模块;
所述装置工作指示灯模块直接和所述中央处理器的GPIO端口相连;所述装置工作指示灯模块用于指示移动采集传输装置工作/故障状态。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通信模块包括NB-IoT无线通信模块和RS232串口通信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352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橡胶制品的鼓风干燥机
- 下一篇:一种紧密型光纤惯性测量单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