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烧炉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35382.0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81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胡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光 |
主分类号: | F23B40/00 | 分类号: | F23B40/00;F23L9/00;F23K3/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0 | 代理人: | 王清义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烧炉,包括燃料仓、炉排、燃烧室、落灰补氧腔、燃烧室壁、二次补氧空气腔和二次补氧空气腔外壁;燃烧室壁内部设有炉排,炉排将燃烧室壁的内部分隔为燃烧室以及落灰补氧腔,燃料仓通过燃料通道与燃烧室连通,燃烧室壁的外部设有二次补氧空气腔外壁,燃烧室壁和二次补氧空气腔外壁之间设有二次补氧空气腔,二次补氧空气腔外壁上设有与二次补氧空气腔连通的二次补氧腔进风口,燃烧室壁的顶部与二次补氧空气腔外壁的顶部密封连接,燃烧室壁的底部与二次补氧空气腔外壁的底部密封连接,燃烧室壁的上部开设有若干个补氧孔。本实用新型可以对燃料进行充分燃烧,节约了能源,保护了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烧炉,尤其是生物质燃料锅炉中燃烧生物质燃料的燃烧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燃烧炉,例如生物质燃料锅炉中的燃烧炉存在因结构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烟尘排放量大、燃料燃烧不充分等问题,燃料燃烧不充分,大量微小颗粒没有充分燃烧,而是随着烟气排出,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会带来严重的烟尘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燃烧炉,本燃烧炉可以对燃料进行充分燃烧,节约了能源,保护了环境。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燃烧炉,包括燃料仓、炉排、燃烧室、落灰补氧腔、燃烧室壁、二次补氧空气腔和二次补氧空气腔外壁;
所述燃烧室壁的内部设有炉排,所述炉排将燃烧室壁的内部分隔为位于炉排上方的燃烧室以及位于炉排下方的落灰补氧腔,所述燃料仓通过燃料通道与燃烧室连通,所述燃烧室壁的外部设有二次补氧空气腔外壁,所述燃烧室壁和二次补氧空气腔外壁之间设有二次补氧空气腔,所述二次补氧空气腔外壁上设有与二次补氧空气腔连通的二次补氧腔进风口,所述燃烧室壁的顶部与二次补氧空气腔外壁的顶部密封连接,所述燃烧室壁的底部与二次补氧空气腔外壁的底部密封连接,所述燃烧室壁的上部开设有若干个补氧孔,所述落灰补氧腔底部与外部空气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燃烧室壁为圆筒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燃料仓位于二次补氧空气腔外部,所述燃料通道的一端与燃料仓的底部连通,另一端贯穿二次补氧空气腔外壁和燃烧室壁,进而与燃烧室连通,所述燃料通道为倾斜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燃料仓的顶部设有燃料仓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点火器,所述点火器依次穿过二次补氧空气腔外壁和燃烧室壁并伸入所述燃烧室内,所述点火器位于炉排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燃烧室清渣或燃料人工给料通道口,所述燃烧室清渣或燃料人工给料通道口依次穿过二次补氧空气腔外壁和燃烧室壁且与燃烧室连通,所述燃烧室清渣或燃料人工给料通道口位于炉排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燃料仓内的燃料为颗粒状燃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燃烧室的外部设置了二次补氧空气腔,燃烧室内的火焰将燃烧室壁和二次补氧空气腔内的空气加热,根据热空气原理,冷空气不断从二次补氧腔进风口进入二次补氧空气腔,二次补氧空气腔内的热空气从燃烧室壁上的补氧孔喷入燃烧室,从炉排开始燃烧的部分火焰没有充分燃烧,没有充分燃烧的火焰到达补氧孔的位置后,遇到从补氧孔喷入的氧气,形成了气化燃烧效果,可以对没有充分燃烧的火焰进行二次燃烧,因此燃料可以进行充分燃烧,防止了能源浪费,减少了烟尘污染,保护了环境。本实用新型无需动力即可实现二次补氧,节约了部分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光,未经胡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353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电式风扇控制电路和便携式风扇
- 下一篇:一种塑料制品自动去除水口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