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肝胆外科专用腹腔镜带抓钳吸引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38774.2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18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谢斌;余传杰;赵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斌 |
主分类号: | A61B17/29 | 分类号: | A61B17/29;A61B17/02;A61M1/00;A61B9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之于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7 | 代理人: | 韩岳 |
地址: | 400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肝胆 外科 专用 腹腔镜 带抓钳 吸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肝胆外科专用腹腔镜带抓钳吸引器,至少包括:钳体、第一手柄及第二手柄,其中,第一手柄铰连于第二手柄的一侧,第一手柄首端固定连接至钳体末端;第一抓钳,其末端固定连接于钳体首端;第二抓钳,其铰连于第一抓钳末端一侧,其中,钳体内设置和/或连接有横杆和吸引管,其中,横杆分别连接于第二手柄首端和/或第二抓钳末端,吸引管通过转接头连接有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第二引流管穿过位于钳体表面的接口连接至清理部,其中,清理部至少包括清理室、第一导管、第二导管及第三导管。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准确牵拉病人组织的同时对产生的血液或气雾进行吸收处理,此外能够对用于血液或气雾吸收后的管路进行及时地清理或更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肝胆外科专用腹腔镜带抓钳吸引器。
背景技术
临床上腹腔镜手术常以微创、精准著称,在医生进行腹腔手术时,通常需要使用抓钳工具来对病人手术部位的组织进行抓取及牵拉,从而为医生提供一个结构稳定、角度适宜的手术环境,以便其能够精准地进行手术操作。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常会发生出血的情况,因此需要使用吸引器及时对出血部位进行清理,并且由于超声刀等设备引起的高温气雾会影响视频采集镜头,干扰医生观察,故也需要通过吸引器吸走雾气来改善手术环境。
CN208822897U公开了一种腹腔镜带抓钳吸引器,包括手柄、避让槽、固定轴、把手、第一齿条、滑动套、第二齿条、弹簧、按压块、转轮、内腔管、卡箍、旋转套、夹嘴、外腔管、拉杆,该腹腔镜带抓钳吸引器,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首先通过按压式开关设计,能够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体内积液及雾气进行抽吸,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其次通过夹持式机构的配合效果,不仅能够实现对患者体内病变组织的快速夹取操作,还能够根据手术需要进行角度调节,极大的满足了临床多种需要,也有效的避免了传统需要多组器械的配合或频繁更换,最终通过上述,从而在提高了医护人员操作便捷的同时,也缩短了手术时间,达到很好的推广应用目的。
CN208582469U公开了一种改进的腹腔镜手术抓钳,所述的腹腔镜手术抓钳包括钳体、钳头、钳体、手柄、指环、拉杆、吸引管道、吸引管;所述的钳头包括第一钳头、第二钳头;所述的第一钳头与第二钳头之间呈铰接的方式设于钳体的前端;所述的第一手柄、第二手柄均设于钳体的末端;所述的第二手柄与第一手柄之间为铰接结构;所述拉杆设于钳体内部中间位置,前端分别与第一钳头、第二钳头末端设有的连接孔连接,末端与第二手柄连接;所述的吸引管道设于钳体内部拉杆的上方位置;所述的吸引管设于吸引管道中。其优点表现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保证手术视野的清晰;有效减少擦拭腹腔镜镜头和术中更换吸引器使用频次,保证手术连续进行,有效缩短手术时间。
现有技术中的抓钳或带抓钳吸引器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用于抓取组织或对抓取组织进行血液排放处理,但仍然可能存在所用装置牵拉或吸引效率高、功能单一操作、操作不够便捷以及没有对抓钳进行及时清洁等技术问题。因此,现有技术仍然有需要改进的至少一个或几个方面。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实用新型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实用新型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实用新型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肝胆外科专用腹腔镜带抓钳吸引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肝胆外科专用腹腔镜带抓钳吸引器,至少包括:钳体、第一手柄及第二手柄,其中,第一手柄铰连于第二手柄的一侧,第一手柄首端固定连接至钳体末端;第一抓钳,其末端固定连接于钳体首端;第二抓钳,其铰连于第一抓钳末端一侧,其中,钳体内设置和/或连接有横杆和吸引管,其中,横杆分别连接于第二手柄首端和/或第二抓钳末端,吸引管通过转接头连接有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斌,未经谢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387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生儿多功能头部降温帽
- 下一篇:基于加热密封结构的纳米孔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