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规模化生态养殖基地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42703.X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02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共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力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31/00 | 分类号: | A01K31/00;A01G17/00;A01G20/00 |
代理公司: | 南昌科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3 | 代理人: | 刘福来 |
地址: | 344200 江西省抚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规模化 生态 养殖 基地 | ||
一种规模化生态养殖基地,其特征在于:养殖棚设于多个果树林中央,每个果树都围绕布置了护栏,养殖棚及每个护栏的间隔区域种有一层牧草植被,并在边沿被围栏包围,二个隔栏将围栏内部区域一分为二。利用多个果树及其护栏保护结构,防止散养鸡群靠近树干附近进行掘土或排泄活动,从而有效预防果树的根系干燥或烧根现象,并且在各护栏之间设置耐践踏的牧草植被,由于隔栏将养殖基地一分为二,利用牧草固氮、再生能力强的特性,使散养鸡群可在两个隔区之间交替活动并得到不断恢复的牧草供给,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产增收,形成牧草、果树、家禽三者互利的共生养殖模式,有效提高了养殖场地的空间利用率及放养密度,实现生态养殖作业的规模化与经济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规模化生态养殖基地。
背景技术
生态养殖是利用天然饵料进行养殖,并以无公害饲料为辅助,杜绝施肥、洒药,从而生产出生态畜禽产品,因其肉质品质高、口感好而备受消费者欢迎。生态养殖常以散养为主,其中尤其以生态养殖土鸡(麻鸡)而备受消费者青睐,常见的方式为麻鸡与果树共生养殖,其中麻鸡以果树落叶、落果为食,并可通过刨食本性为果树除去杂草及虫害,实现麻鸡与果树互利互生。然而,正因麻鸡具有的刨食本性,在其靠近果树过度翻动土壤会使树根暴露,容易造成果树根系干枯;并且,养殖户对于散养密度控制不当时,过多的鸡群吃光草芽使地面光秃后,经常飞上低矮树枝之上啄食新鲜嫩叶及果实,同时密度过高的养殖排泄物集中于果树中心区域还会造成烧根现象,不但妨碍了果树的正常生长,还会间接限制养殖户的放养数量,降低散养规模及共生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规模化生态养殖基地,用以实现大规模、高密度的禽畜散养特别是麻鸡散养模式,提高散养规模及互利共生效益。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规模化生态养殖基地,包括养殖棚、多个果树、多个护栏、牧草植被、围栏、至少二个隔栏。其中,所述养殖棚为结构建筑,并设置于多个所述果树形成的树林中央区域,每个果树周边都以围绕方式布置了一个所述护栏,此外,在养殖棚及每个护栏的间隔区域的土壤之上种有一层牧草组成的所述牧草植被,并在其边沿处被一圈所述围栏包围,二个所述隔栏分别连接于养殖棚的两个侧面,并延伸至两侧的围栏内壁,从而将围栏内部区域一分为二。
进一步的,所述养殖棚朝向不设有所述隔栏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有一个棚门。
进一步的,所述养殖棚内可饲养禽类群落。
进一步的,所述牧草植被的牧草品种为黑麦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基地利用多个果树及其护栏保护结构,防止散养鸡群靠近树干附近进行掘土或排泄活动,从而有效预防果树的根系干燥或烧根现象,并且在各护栏之间设置耐践踏的牧草植被,由于隔栏将养殖基地一分为二,利用牧草固氮、再生能力强的特性,使散养鸡群可在两个隔区之间交替活动并得到不断恢复的牧草供给,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产增收,形成牧草、果树、家禽三者互利的共生养殖模式,有效提高了养殖场地的空间利用率及放养密度,实现生态养殖作业的规模化与经济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养殖棚,1a-棚门,2-果树,3-护栏,4-牧草植被,5-围栏,6-隔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力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力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427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老鼠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X光机推杆剔除及下沉剔除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