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化汇流排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44903.9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20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03 | 分类号: | H01M50/503;H01M50/507 |
代理公司: | 广东育资律师事务所 44618 | 代理人: | 文毅 |
地址: | 448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化 汇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集成化汇流排,包括绝缘层、导电层和基材,其中:所述导电层与所述基材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层分为上层绝缘膜和下层绝缘膜,所述上层绝缘膜粘贴在所述导电层上侧,所述下层绝缘膜粘贴在所述基材下侧,所述绝缘层覆盖所述导电层和所述基材。本申请公开的一种集成化汇流排,可以提高电池高度空间的利用率,从而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同时减少线束隔离板加强筋的使用,将汇流排、FPC通过上下两层PC绝缘片粘接在一起,从而实现集成化汇流排,有效地提高了电池能量密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成化汇流排。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作为电动产业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的电芯通过汇流排实现电连接,汇流排关系到电池模组的安全性能。
现阶段的汇流排结构常规,形状简单,需要采用线束隔离板和加强筋的方式使相邻的两块汇流排绝缘,但这样的方式会使电池模组整体空间利用率降低,而且这样的固定方式会使电池系统更加笨重,而且会提高电池系统的生产成本。另外,有部分新开发的单侧出极耳的电芯,这种电芯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结构件,但这种电芯对应的汇流排制成复杂,致使电池系统空间紧张。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目前汇流排需要采用线束隔离板和加强筋的方式使相邻的两块汇流排绝缘,导致电池模组存在空间利用率低和汇流排制成复杂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集成化汇流排连接的电池模组。
一种集成化汇流排,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层、导电层和基材,其中:所述导电层与所述基材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层分为上层绝缘膜和下层绝缘膜,所述上层绝缘膜粘贴在所述导电层上侧,所述下层绝缘膜粘贴在所述基材下侧,所述绝缘层覆盖所述导电层和所述基材。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层与所述基材形状相匹配,且所述导电层与所述基材重合固定,所述导电层与所述基材重合部分设置有过流面。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层包括若干正极连接件、若干负极连接件和薄片层,所述正极连接件和负极连接件分别固定在薄片层边缘。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连接件为L形结构,所述正极连接件的L形结构分为第一边和第二边,所述第一边垂直所述第二边,所述第一边固定在薄片层边缘,所述第二边与电芯正极连接;所述负极连接件为平面片状。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连接件的一端和所述负极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薄片层连接,所述正极连接件的延长端连接到电芯的正极,所述负极连接件的延长端连接到电芯的负极。
进一步的,所述薄片层分为正极区和负极区,所述正极连接件设置在正极区薄片层边缘,所述负极连接件设置在所述负极区薄片层边缘。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区与所述负极区呈反方向开口,开口位置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连接件通过焊接连接到电芯的正极上,所述负极连接件通过焊接连接到电芯的负极上。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层通过焊接与所述基材重合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绝缘膜通过胶与所述导电层粘合固定,所述下层绝缘膜通过胶与所述基材粘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集成化汇流排,通过使用PC绝缘膜代替传统汇流排中线束隔离板、FPC和上盖等多种材料达到固定效果,提高电池高度空间的利用率,从而提高电池能量密度。以上方案减少物料的使用,提高电池高度空间利用率,有效地提高了电池能量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集成化汇流排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集成化汇流排过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导电层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449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床适用的聚氨酯床垫
- 下一篇:卫生级水箱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