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慧加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48764.7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88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齐鸣;范毅雄;张辛平;陈燕波;吴迪;龙程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56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001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慧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慧加药系统,其包括高效沉淀池;设置在高效沉淀池进水管道上的进水水量电磁流量计和进水总磷检测仪;设置在高效沉淀池出水管道上的出水总磷检测仪;分别与进水水量电磁流量计、进水总磷检测仪以及出水总磷检测仪通信连接的PLC控制模块;与PLC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的变频加药泵,变频加药泵的出药管连接至高效沉淀池中,PLC控制模块用于接收进水水量电磁流量计、进水总磷检测仪以及出水总磷检测仪的数据,并根据接收数据控制变频加药泵的工作状态。通过前馈结合后馈的方式实现了根据进水水量、进水总磷、出水总磷实现对加药量的智慧控制,完成了对高效沉淀池进水的高效除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慧加药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厂中的加药除磷工艺是确保经过处理后的污水能够达到正常排放标准的重要工艺流程。通常通过在高效沉淀池中投加药剂实现化学除磷。实现方式为在高效沉淀池中投加聚合氯化铝PAC以形成磷酸盐沉淀,再通过泥水分离去除水中磷,同时根据需要辅助投加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加强化学除磷效果。
BIM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的简称,其广泛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运维等环节。其能够对建筑的数据化、信息化进行整合,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等特点。通过BIM展现方式,可以直观、详细、完整地获悉建筑内的各项设备的位置、参数信息。
传统的加药系统基本采用简单的根据出水总磷来调节模式,未考虑进水水量、进水水质的变化,导致调节往往出现较强的滞后和波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慧加药系统,用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智慧加药系统,其包括
高效沉淀池;
设置在高效沉淀池进水管道上的进水水量电磁流量计和进水总磷检测仪;
设置在高效沉淀池出水管道上的出水总磷检测仪;
分别与所述进水水量电磁流量计、进水总磷检测仪以及出水总磷检测仪通信连接的PLC控制模块;
与PLC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的变频加药泵,所述变频加药泵的出药管连接至高效沉淀池中,所述PLC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进水水量电磁流量计、进水总磷检测仪以及出水总磷检测仪的数据,并根据接收数据控制变频加药泵的工作状态。
优选的,所述智慧加药系统还包括BIM显示模块,所述BIM显示模块与所述PLC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用于接收实时接收PLC控制模块发送的智慧加药系统的运行数据,并以BIM模型的形式进行实时动态显示。
优选的,所述进水水量电磁流量计、进水总磷检测仪以及出水总磷检测仪均使用电缆线以RS485协议与PLC控制模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PLC控制模块为西门子S7-1200PLC。
优选的,所述智慧加药系统包括两条加药管道,所述两条加药管道上均设有变频加药泵,且分别连接聚合氯化铝PAC加药罐与聚丙烯酰胺PAM加药罐。
优选的,所述BIM显示模块包括PC端显示单元和移动端显示单元。
本实用新型所述智慧加药系统,其通过前馈结合后馈的方式实现了根据进水水量、进水总磷、出水总磷实现对加药量的智慧控制,完成了对高效沉淀池进水的高效除磷,为确保污水厂最终的出出水水质合格达标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同时为污水厂智慧化运行奠定了工艺基础,同时三维的BIM展示效果以立体化的方式进行呈现,使得整体呈现形式极大改善。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487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