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向离心风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48855.0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09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汉波;覃万翔;叶涛;刘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顺威精密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28 | 分类号: | F04D29/28;F04D29/30;F04D29/6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4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 风轮 | ||
一种前向离心风轮,包括轮盘,轮盘上设有若干叶片,叶片的有效内径为D1,叶片的有效外径为D2,叶片轮径比为r1,r1=D1/D2,且0.80≤r1≤0.85,叶片的弦长为L,叶片的栅距为t,叶片的相对栅距为δ,δ=t/L,且0.55≤δ≤0.63;叶片上设有背压面和压力面,背压面包括第一圆弧、第二圆弧和第三圆弧,第一圆弧、第二圆弧、第三圆弧的弧长之比为1:2:3,压力面包括第四圆弧和第五圆弧,第四圆弧、第五圆弧的弧长之比为6:1。本实用新型的离心风轮采用相对较小的叶片轮径比与较小的叶片相对栅距,能有效的抑制了叶片流道内涡流的产生,且使叶片流道内风的速度分布更均匀,减小流动损失,噪音更低,提高风机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向离心风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CN110966252A于2020年4月7日公开了一种等厚叶型离心风叶,包括风轮和分布在风轮上的弧形叶片,所述弧形叶片的中线按照从所述风轮外侧到所述风轮内侧方向依次包括有X、Y、Z;ΦA为风轮对应弧形叶片进口端即Z点处直径,ΦB为风轮对应Y点处直径,ΦC为风轮有效外径即对应X点处直径;a为弧形叶片中线进口角,b为弧形叶片中线出口角,其中72°≤a≤92°,140°≤b≤150°;ΦB=K(ΦA+ΦC),其中K为0.48~0.52,ΦA/ΦC=0.82~0.88。此多翼离心风发轮在流道内常出现横向涡流,且叶片流道内存在速度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导致流动损失以及气动噪声的产生。
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流动损失小、噪音低、效率高、实用性强的前向离心风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前向离心风轮,包括轮盘,所述轮盘上设有若干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有效内径为D1,叶片的有效外径为D2,叶片轮径比为r1,r1=D1/D2,且0.80≤r1≤0.85,叶片的弦长为L,叶片的栅距为t,叶片的相对栅距为δ,δ=t/L,且0.55≤δ≤0.63。
所述叶片上设有背压面和压力面,所述背压面包括第一圆弧、第二圆弧和第三圆弧,第一圆弧与第二圆弧、第二圆弧与第三圆弧之间圆滑过度,压力面包括第四圆弧和第五圆弧,第四圆弧与第五圆弧之间圆滑过度。
所述第一圆弧、第二圆弧、第三圆弧的弧长之比为1:2:3。
所述第四圆弧、第五圆弧的弧长之比为6:1。
所述叶片的进口安装角为β1,β1=62°~75°,叶片的出口安装角为β2,β2=160°~165°。
还包括轮盖,叶片的一端连接在轮盘上、另一端连接在轮盖上。
所述轮盘的内侧设有轮毂。
本实用新型的离心风轮采用相对较小的叶片轮径比与较小的叶片相对栅距,在叶片的背压面设置3段比例一定的圆弧,在叶片的压力面设置2段比例一定的圆弧,并设置合适的叶片进口安装角和叶片出口安装角,能有效的抑制了叶片流道内涡流的产生,且使叶片流道内风的速度分布更均匀,减小流动损失,噪音更低,提高风机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离心风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离心风轮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离心风轮的结构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离心风轮的结构原理图。
图5为图3中F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G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顺威精密塑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顺威精密塑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488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件压弯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不均等叶片的离心叶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