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压成型模具的导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49037.2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34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王勇;季宝锋;唐占文;刘含洋;刘千;金一;丁常方;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爱思达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33/30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 代理人: | 吕琦;石熠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压 成型 模具 导向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压成型模具的导向机构,包括上模、下模、导向杆、第一导向块,所述上模的左右两侧边缘处均活动套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下端固定连接在下模的两侧边缘处,在所述下模上表面位于每个导向杆外围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上模底部对应第一限位槽位置处设有第一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可镶嵌在第一限位槽内,在所述第一限位槽内底部弹性连接有第一垫片。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通过第一导向块与第一限位槽配合加强上模和下模之间定位准确性;同时通过导向杆对上模与下模的相对运动轨迹进行导向,限制上模和下模在横向上的相对位置;以上两种结构相配合,能够有效避免因上模和下模之间的横向相对位移造成部分导向面严重受损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压成型模具的导向机构。
背景技术
在模具的模压成型过程中,上模与下模之间往往通过导向机构进行导向,避免上下模之间在纵向相对位移减小直至合并在一起的过程中发生横向位移。目前,通常在上下模上相对设置导向块和导向槽,通过导向块与导向槽的结合来限制上下模的定位导向。但是这种结构很容易造成导向面拉伤磨损的问题,进而不能精确导向,也将会影响模压产品的质量,降低模具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上述问题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模压成型模具的导向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模压成型模具的导向机构,包括上模、下模、导向杆、第一导向块,所述上模的左右两侧边缘处均活动套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下端固定连接在下模的两侧边缘处,在所述下模上表面位于每个导向杆外围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上模底部对应第一限位槽位置处设有第一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可镶嵌在第一限位槽内,且在所述第一限位槽内底部弹性连接有第一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垫片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接在导向杆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上表面的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上模底部对应第二限位槽处设有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二导向块可镶嵌在第二限位槽内。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限位槽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左右两端中间均设有通孔,所述导向杆穿过通孔,且上端端部位于上模外侧固定连接有挡块。
进一步的,所述挡块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导向杆的顶端。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底部表面上位于第一限位槽正下方位置处向上设有沉孔,且所述沉孔上端与第一限位槽连通,所述导向杆底端端部设有凸台,所述导向杆穿过沉孔且通过螺钉将凸台固定连接在沉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凸台和导向杆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块和第一垫片均为环形结构,均套接在导向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向块为圆台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横截面尺寸和导向杆横截面尺寸相匹配。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爱思达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爱思达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490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