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血管收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49343.6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06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妍;李慧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B65D25/10 | 分类号: | B65D25/10;B65D25/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创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32 | 代理人: | 尤怀成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管 收纳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采血管收纳装置,包括采血盒及收纳盒;采血盒设置为多个,每一采血盒包括盒体、安装板及弹性固定件,盒体内形成用于容纳多个采血管的容纳空间,安装板一侧与盒体连接,安装板上用于固定标签,弹性固定件一端与安装板另一侧,弹性固定件另一端与盒体外侧壁之间形成夹持口;收纳盒包括前板、第一侧板、后板及第二侧板,前板与后板之间设置横隔板,横隔板的高度小于后板的高度,大于前板的高度,横隔板与后板之间形成上容纳槽,横隔板与前板之间形成下容纳槽;采血盒放置于上容纳槽或者下容纳槽内,且夹持口夹持后板或者横隔板。本实用新型便于观看采血管上的采血信息,且能将采血管分类放置,不易放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血管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采血管是一种用于采集病人血液的玻璃管,采血管通常与采血针配合使用,以便于将患者的血液采集至采集管内。
传统的采血管收纳装置为托盘,托盘上通过设置多个插槽,将患者的血液采集至采集管内后,采血管对应插入插槽内。然而,由于托盘上设置的插槽深度一致,并且托盘的表面为水平状态,使得采血管插入插槽内,采血管的高度一致,从而不易看清采血管上的采血信息。同时,在病人较多时,每一病人需多次采血时,采血后的多个采血管放置于托盘可能存在放混的情形,从而导致误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采血管收纳装置,其便于观看采血管上的采血信息,且能将采血管分类放置,不易放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采血管收纳装置,包括采血盒及收纳盒;
采血盒设置为多个,每一采血盒包括盒体、安装板及弹性固定件,盒体内形成用于容纳多个采血管的容纳空间,安装板一侧与盒体连接,安装板上用于固定标签,弹性固定件一端与安装板另一侧,弹性固定件另一端与盒体外侧壁之间形成夹持口;
收纳盒包括前板、第一侧板、后板及第二侧板,前板一侧与第一侧板一侧连接,第一侧板另一侧与后板一侧连接,后板另一侧与第二侧板一侧连接,第二侧板另一侧连接前板另一侧,前板与后板之间设置横隔板,横隔板的高度小于后板的高度,大于前板的高度,横隔板与后板之间形成上容纳槽,横隔板与前板之间形成下容纳槽;采血盒放置于上容纳槽或者下容纳槽内,且夹持口夹持后板或者横隔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采血管收纳装置,在使用采血管对同一病人进行多次采血后,将多个采血管置于同一采血盒内,然后将该采血盒放置于上容纳槽或者下容纳槽内,并使夹持口夹持后板或者横隔板,从而将采血盒固定。不同的采血盒放置在不同的容纳槽内,同一采血盒放置同一病人的采血管,从而将采血管分类放置,不易放混。同时,安装板上的标签可以显示采血信息,由于横隔板的高度小于后板,大于前板,在将多个采血盒放置在容纳槽后,采血盒与采血盒之间的标签不易遮挡,从而可以清楚地显示标签上的采血信息。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采血管收纳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采血盒的容纳空间内设置便于采血管放置的弧形凹槽。
进一步,采血盒的安装板上设置便于操作的把手。
进一步,横隔板包括第一横隔板及第二横隔板,第一横隔板与后板之间形成上容纳槽,第二横隔板的高度小于第一横隔板的高度,第二横隔板与第一横隔板之间形成中容纳槽,第二横隔板与前板之间形成下容纳槽。
进一步,还包括纵隔板,纵隔板设置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并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并列,以将上容纳槽、中容纳槽及下容纳槽分割成多个。
进一步,纵隔板至少设置为两个。
进一步,前板及后板呈矩形,第二侧板及第一侧板呈直角梯形。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493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