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含苯酚钠的高盐有机废水无害化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49575.1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59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姚森;李双凤;添亚;孙勇;胡京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同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周静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苯酚 有机 废水 无害化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含苯酚钠的高盐有机废水无害化处理装置,包括:酸调节反应器、蒸发结晶装置、微波前处理装置、微波热解系统和精制盐系统;其中:酸调节反应器的上部具有进料口和第一出水口,酸调节反应器的下部具有第二出水口;第一出水口与蒸发结晶装置的进水口连接;第二出水口与微波前处理装置的进水口连接;蒸发结晶装置的出料口和微波前处理装置的出料口均与微波热解系统的进料口连接;微波热解系统的出料口与精制盐系统的进料口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含苯酚钠的高盐有机废水无害化处理装置,可解决工业废水中的含苯酚钠的高盐有机废水处理难题,同时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促进相关企业绿色健康发展,带动产业升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含苯酚钠的高盐有机废水无害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迅猛发展,工业废水排放量日益增加。工业废水具有污染性(毒性)强、难以治理等特点,如不能有效治理,任其流入自然环境,将会严重恶化水资源环境、降低土壤生产力、威胁粮食生产、阻碍经济发展,并且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直接构成严重威胁。如何实现工业废水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痛点和关注的热点。尤其是在农化、制药、精细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含有大量毒性有机物和高浓度盐的高盐有机废水,使得无法直接通过生化处理手段,需要对废水中工业盐进行结晶分离后,再进行生化处理;同时由于废水中含有例如甲醛、醇类有机物,以及难降解且高沸点的酚类物质,需要在高温下经过蒸馏,得到的盐结晶为废盐,无法做到资源化处理。
含苯酚钠的高盐有机废水通常由精细化工行业产生,该类废水由于产品特性而呈碱性,该类废水除含有苯酚钠外,还含有大量其他的苯系物。苯酚钠是一种有机物,化学式为C6H5ONa,可由苯酚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得,可以用作防腐剂、有机合成中间体。苯酚钠不稳定极易被氧化,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且具有强刺激性;吸入后可引起肺水肿;溅入眼内会引起眼灼伤;皮肤接触会造成灼伤;口服腐蚀消化道,造成严重灼伤,出现腹痛、呕吐、血样便;中毒后可继发肾损害。
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处理高盐有机废水通常采用的具体方法主要有:生物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蒸发法及热解/焚烧法等。但在处理含苯酚钠的高盐有机废水时,这些传统的技术方法,从理论到实践都暴露出一系列问题:生物法由于微生物菌群对盐度的适应能力有限,只适用于低盐废水处理;离子交换法处理废水时,若含盐量过高,交换剂会很快达到饱和容量,再生周期短,需消耗大量地再生药剂,冲洗水用量加大,使处理成本增加而且操作繁琐,故只适用于处理有机物含量低的废水;用膜法处理废水时,有机物易造成膜的污染,直接导致产水量下降、产水水质变差,需停机清洗,膜使用寿命变短以及操作运行费用增加;MVR/MED为代表的蒸发冷凝法是在高温、高压环境下运行,废水中的物质容易结垢焦化,效率下降、堵塞管路,导致设备无法稳定长期运行;热解/焚烧法处理高含盐废水时,熔融NaCl等无机盐落在焚烧炉底部和内壁,造成设备腐蚀和堵塞严重。综上所述,目前亟待开发一种可以高效、绿色处理高盐有机废水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含苯酚钠的高盐有机废水无害化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含苯酚钠的高盐有机废水无害化处理装置,包括:
酸调节反应器,用于将含苯酚钠的高盐有机废水调节为酸性并使其分层形成水相和有机相;酸调节反应器可选用常规的桶状容器,首先将含苯酚钠的高盐有机废水输送至酸调节反应器内后,然后再向其内加入酸液调节废水的pH值呈弱酸性后静置一段时间即可出现水相和有机相分层的现象,而后进行后续处理即可;
蒸发结晶装置,用于去除水相中含有的水得到含有机物废盐;优选的,所述蒸发结晶装置为蒸发器,具体可为MVR蒸发器;所述蒸发器排出的冷凝水进入生化池中,通过生化池对冷凝水进行污水处理达标后即可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同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同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495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