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ICC穿刺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51276.1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29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秦菱;曹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90/14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柯凯敏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icc 穿刺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PICC穿刺用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ICC穿刺定位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以及穿刺台,穿刺台的工作面上布置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布置于穿刺侧手臂两侧的用于夹持患者手臂的两组夹板,两组夹板由水平驱动机构驱动从而可产生水平相向及相离动作;水平驱动机构安装在铅垂驱动机构上,从而可在铅垂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带动两组已夹持穿刺侧手臂的夹板产生铅垂直线动作;两组夹板的水平动作及铅垂动作的动作路径均与穿刺台的工作面彼此空间避让。本实用新型能有效的固定患者穿刺侧上肢,并避免穿刺时的患者上肢移动状况和杜绝皮肤松弛对穿刺操作的潜在影响性,最终有效提升PICC穿刺的便捷度和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PICC穿刺用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ICC穿刺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PICC穿刺术开展已有20多年,一般穿刺时对肢体摆放的要求是按照穿刺侧手臂与躯干外展呈90°,穿刺针以15-30°角进行穿刺;同时,要求绷紧患者的待穿刺处皮肤,以提升穿刺准确度。然而,一方面,患者在穿刺置管过程中很难长时间保持要求的体位,尤其是穿刺时患者会本能的移动上肢造成穿刺失败。尤其对于躁动患者,其根本不听劝阻,频繁移动上肢造成穿刺置管失败的现象更多,重新穿刺不仅增加了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也增加了穿刺感染率及护士工作难度,更重要的是无法为此类患者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而延误了治疗。另一方面,为提升穿刺准确性,皮肤的绷紧非常重要,尤其对于皮肤松弛的老年人更需要如此;目前皮肤绷紧操作都依赖辅助护士从旁协助来实现。站立在旁的辅助护士不仅造成了人力的无谓浪费,同时也给予了患者较大的心理压力,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实用的PICC穿刺定位装置,其能有效的固定患者穿刺侧上肢,并避免穿刺时的患者上肢移动状况和杜绝皮肤松弛对穿刺操作的潜在影响性,最终有效提升PICC穿刺的便捷度和成功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PICC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固定在底座上的与穿刺床床面等高的穿刺台,穿刺台的台面构成可供患者的穿刺侧手臂搁置的工作面;穿刺台沿垂直人体长度方向水平延伸,且工作面上布置兼具定位患者手臂和绷紧患者穿刺区域处皮肤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布置于穿刺侧手臂两侧的用于夹持患者手臂的两组夹板,两组夹板由水平驱动机构驱动从而可产生水平相向及相离动作;水平驱动机构安装在铅垂驱动机构上,从而可在铅垂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带动两组已夹持穿刺侧手臂的夹板产生铅垂直线动作;两组夹板的水平动作及铅垂动作的动作路径均与穿刺台的工作面彼此空间避让。
优选的,所述底座处铅垂向上的延伸有支撑杆,支撑杆上布置所述铅垂驱动机构;所述铅垂驱动机构为动力气缸,铅垂驱动机构的活塞杆端固接升降板;所述水平驱动机构安装于升降板上板面处。
优选的,所述水平驱动机构为动力气缸,水平驱动机构为两组且活塞杆端彼此相对,水平驱动机构的活塞杆端固定在夹板处。
优选的,所述穿刺台外形呈垂直人体长度方向的长方板状,穿刺台的用于配合夹板的板体区域处设置用于避让夹板动作路径的缺口槽。
优选的,以两组夹板的相邻面为夹持面,夹板的夹持面上布置有气垫层。
优选的,所述气垫层外形呈由上至下厚度逐渐变薄的三角块状。
优选的,所述气垫层为可沿穿刺侧手臂的径向产生伸缩动作的波纹伸缩气囊。
优选的,气垫层安装在垫板上,垫板与夹板之间布置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512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