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泥干化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55158.8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81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谢迎辉;王学科;焦海亮;穆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远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 |
代理公司: | 天津展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21 | 代理人: | 齐文娟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武清区京滨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干化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干化机,包括干化机以及设置在干化机上的下料斗,所述干化机上位于下料斗的两侧分别固定有支撑杆,两个支撑杆相对的侧面分别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杠,所述往复丝杠上螺纹连接有滑动连接在滑槽内的滑块,两个滑块之间固定有承载杆,所述承载杆上固定有两个竖直的弹簧,弹簧上固定有位于承载杆下方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固定有疏通杆,所述承载杆上固定有水平的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主轴处固定有凸轮,所述支撑杆上固定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的主轴与往复丝杠固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泥干化机。
背景技术
淤泥处理是对污泥进行处理、固化、脱水、稳定、干化或焚烧的加工过程。在进行固化的过程中需要污泥干化机进行处理,通过将污泥倒入下料斗内进入到干化机内部进行固化,但是下料斗的高度较高,在发生堵塞时还需要工作人员爬到干化机上进行处理,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污泥干化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污泥干化机,包括干化机以及设置在干化机上的下料斗,所述干化机上位于下料斗的两侧分别固定有支撑杆,两个支撑杆相对的侧面分别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杠,所述往复丝杠上螺纹连接有滑动连接在滑槽内的滑块,两个滑块之间固定有承载杆,所述承载杆上固定有两个竖直的弹簧,弹簧上固定有位于承载杆下方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固定有疏通杆,所述承载杆上固定有水平的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主轴处固定有凸轮,所述支撑杆上固定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的主轴与往复丝杠固接。
进一步的,所述疏通杆的下端呈锥形。
进一步的,所述干化机上位于下料斗的后方固定有造粒机,下料板延伸到下料斗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这样在进行下料时,首先根据下料斗内的污泥来使承载杆向下运动,此时使第二驱动电机工作,第二驱动电机会带动承载板以及疏通杆做上下往复运动,通过疏通杆的上下运动可以使污泥顺利由下料斗进入到干化机内部,这样不会造成堵塞,而在需要向下料斗倒入污泥时,可以通过第二驱动电机带动承载杆向上运动,这样不会阻挡污泥的倒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干化机;2、下料斗;3、支撑杆;4、滑槽;5、往复丝杠;6、滑块;7、承载杆;8、弹簧;9、承载板;10、疏通杆;11、第一驱动电机;12、凸轮;13、第二驱动电机;14、下料板;15、造粒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干化机1以及设置在干化机1上的下料斗2,所述干化机1上位于下料斗2的两侧分别固定有支撑杆3,两个支撑杆3相对的侧面分别开设有滑槽4,所述滑槽4内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杠5,所述往复丝杠5上螺纹连接有滑动连接在滑槽4内的滑块6,两个滑块6之间固定有承载杆7,所述承载杆7上固定有两个竖直的弹簧8,弹簧8上固定有位于承载杆7下方的承载板9,所述承载板9上固定有疏通杆10,所述承载杆7上固定有水平的第一驱动电机11,第一驱动电机11的主轴处固定有凸轮12,所述支撑杆3上固定有第二驱动电机13,第二驱动电机13的主轴与往复丝杠5固接。所述疏通杆10的下端呈锥形。锥形的疏通杆10方便插入到污泥中。
所述干化机1上位于下料斗2的后方固定有造粒机15,下料板14延伸到下料斗2内。这样污泥经过造粒后进入干化机,可以减小污泥的颗粒,提高处理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远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远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551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