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壤修复用生物炭基肥高效施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56643.7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73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强;杨天军;李保良;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源润万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49/06 | 分类号: | A01B49/06;A01B49/02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9 | 代理人: | 关璐琪 |
地址: | 454650 河南省焦作***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修复 生物 基肥 高效 施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土壤修复用生物炭基肥高效施肥装置,包括车体,车体的前端底部设有前支架,前支架处设有驱动轮以及与驱动轮同轴转动的传动轴,传动轴上设有主动轮,车体中部设有下料机构,车体后端设有把手;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斗,下料斗底部顺接有破碎筒,破碎筒内设有两根齿辊,齿辊包括两端延伸至车体外的支撑轴,两根支撑轴上设有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其中一根支撑轴的端部设有从动轮,破碎筒的底部设有多根下料管,每根下料管上均设有流量调节阀,下料管底部顺接有犁头;主动轮、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巧妙,在施肥时可以确保下料流畅,并能够对下料速度进行精确调节,同时也具有节能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壤修复用生物炭基肥高效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炭是农作物秸秆、木质物质、禽畜粪便或其他有机物料在低氧环境下,经过高温(300℃-700℃)热解而得到的一类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多、吸附和稳定性强等特点的高度芳香化富碳物质。近年来,生物炭作为一种功能材料在农林、环境及能源诸多研究领域上的应用引起广泛关注,其在土壤耕性改良、肥力提升、温室气体减排及污染修复等方面呈现可观潜力。生物炭基肥料是以生物炭为主要载体,配以作物需要的氮磷钾养分,通过造粒或掺配制成的肥料。大量研究表明生物炭基肥可实现减少施肥次数,施于土壤后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养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利用效率,减少养分流失,且有利于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并降低根区土壤容重,改善根区土壤pH,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然而生物炭基肥在向土壤施加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结块现象,需要人们手动对其进行破碎处理,费时费力,影响工作效率;另外现有的施肥装置一般不具有调节下料速度的功能,不便于对施用的肥量进行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土壤修复用生物炭基肥高效施肥装置,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土壤修复用生物炭基肥高效施肥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前端底部设有前支架,所述前支架处设有驱动轮,前支架上还设有与所述驱动轮同轴转动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有主动轮,车体内设有为所述驱动轮供电的蓄电池,车体中部设有下料机构,车体后端设有把手;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斗,所述下料斗的底部顺接有破碎筒,所述破碎筒内转动设有两根用于对物料挤压破碎的齿辊,所述齿辊包括两端延伸至车体外的支撑轴,两根所述支撑轴上设有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其中一根支撑轴的端部设有从动轮,破碎筒的底部设有多根下料管,每根所述下料管上均设有流量调节阀,下料管的底部顺接有犁头;所述主动轮、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流量调节阀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与所述下料管顺接的通道,所述本体内滑动设有针对所述通道的闸板;所述闸板通过连接杆与施力块固定连接,所述车体上转动设有与所述施力块螺接的丝杠,所述丝杠的一端设有转杆。
基于上述,所述车体内还设有为所述蓄电池供电的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由所述皮带带动其转动。
基于上述,所述车体后端设有多个分别与所述下料管对应的后支架,所述后支架的底部设有刮土结构;所述刮土结构包括两块呈夹角设置的刮板,两块刮板交合处的底部设有缺口。
基于上述,所述车体的后端通过支撑架转动设有压土辊。
基于上述,所述车体上还设有工具盒。
基于上述,所述车体的前端设有拖钩。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利用驱动轮的移动带动传动轴转动,主动轮跟着转动,继而利用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从而使得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相对转动,实现了一对齿辊的相对转动,从而实现了对物料的挤压破碎,确保物料能够顺利下落,此结构设计简单巧妙,实用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源润万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源润万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566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V型吸口Tritan水杯
- 下一篇:一种防辐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