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射流搅拌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56770.7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80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尤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煜信环保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0 | 分类号: | C02F1/50;B01F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孙志一 |
地址: | 213001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射流 搅拌器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射流搅拌器,包括射流潜污泵和射流搅拌装置,所述射流搅拌装置设置在射流潜污泵出液口的一侧,包括喷嘴和扩散管,所述喷嘴的一端形成有喷嘴接口,以所述喷嘴接口与射流潜污泵的出液口连接,所述喷嘴的另一端形成有喷液口,以所述喷液口自扩散管的一端置入并固定,所述扩散管的管壁上于喷嘴的喷液口处开设有吸液孔,以所述扩散管外部的消毒池混合液自吸液孔进入扩散管内。本实用新型利用射流潜污泵泵出的射流液在喷嘴的喷液口处喷出,以产生吸力,使消毒池混合液通入吸液孔吸入并与射流液混合,再通过扩散管加压后喷出,进入污水消毒池,进而带动消毒池混合液搅动,从而实现消毒池污水与消毒液的混合,完成消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射流搅拌器。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医疗污水生化处理后排水消毒池采用折流式水池消毒,由于水量波动等原因,要么排水余氯超标,要么大肠杆菌超标。造成上述指标不合格的原因经分析为污水与消毒剂混合不彻底,消毒剂的有效成分未能与污水充分接触,从而引起大肠杆菌超标,为此只能多加消毒剂,这又引起了余氯的超标。由于污水消毒池体积不大,加装潜水搅拌器或桨叶搅拌机非常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式射流搅拌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医疗污水生化处理排水大肠杆菌超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一种移动式射流搅拌器,包括射流潜污泵和射流搅拌装置,所述射流搅拌装置设置在射流潜污泵出液口的一侧,包括喷嘴和扩散管,所述喷嘴的一端形成有喷嘴接口,以所述喷嘴接口与射流潜污泵的出液口连接,所述喷嘴的另一端形成有喷液口,以所述喷液口自扩散管的一端置入并固定,所述扩散管的管壁上于喷嘴的喷液口处开设有吸液孔,以所述扩散管外部的消毒池混合液自吸液孔进入扩散管内。
进一步地,所述喷嘴与射流潜污泵之间设有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弯管和短接管,所述短接管的一端与射流潜污泵的出液口通过法兰连接,所述弯管的一端与短接管的另一端焊接,且弯管的另一端与喷嘴接口焊接,以所述喷嘴的喷射方向为斜向上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短接管的端部焊接有接口法兰,所述射流潜污泵的出液口焊接有出口法兰,以所述接口法兰和出口法兰适配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扩散管的管内壁与喷嘴接口的外壁焊接固定,并在扩散管的管壁上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多个吸液孔。
进一步地,所述喷嘴接口的直径为喷液口直径的2-2.5倍,吸液孔的直径为喷液口直径的1.5-2倍,扩散管的直径为喷液口直径4-4.5倍,且扩散管的长度为喷液口直径的10-15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设置射流潜污泵和由喷嘴和扩散管构成的射流搅拌装置,利用射流潜污泵泵出的射流液在喷嘴的喷液口处喷出,以产生吸力,使多于射流潜污泵流量的消毒池混合液通入吸液孔吸入,并与射流液混合,再通过扩散管加压后喷出,进入污水消毒池,进而带动多于射流潜污泵流量的消毒池混合液搅动,从而实现消毒池污水与消毒液的混合,完成消毒。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煜信环保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未经煜信环保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567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