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热电转换的厨房节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60031.5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49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冯宇;吴友晋;吴坤;黄翔;秦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主分类号: | F24H1/41 | 分类号: | F24H1/41;F24H9/18;F24H9/20;F28D2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王海婷 |
地址: | 51805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热电 转换 厨房 节能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热电转换的厨房节能系统,包括蓄电池和布置在燃烧室四周的四组废热收集及热电转换装置,每组废热收集及热电转换装置包括集热板、热电模块组和冷却板,集热板平行燃烧室的相对应位置的外壁设置,集热板的靠近燃烧室外壁的侧面直接与燃烧室外壁贴合,集热板的远离燃烧室外壁的侧面与热电模块组的热端贴合;热电模块组包括若干串联的热电模块,用于热电转换;冷却板与热电模块组的冷端贴合;所有的热电模块组分别通过导线与蓄电池连接,蓄电池将热电模块组转换得到的电能储存起来并为负载供电。本实用新型将燃气热水器中的大部分余热都收集起来,利用热电效应转化为电能,并且储存到蓄电模块,为厨房其他小型电器进行供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热水器废热再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热电转换的厨房节能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关于厨房节能的方面多以提供一种供热装置,将灶台、油烟机中的部分余热进行回收用于对洗碗池或者洗浴加热,但这种供热装置存在几点不足:第一,供热装置受供热源的限制,不能将热量储存起来;第二,没有蓄电模块,只能用于对热水进行加热,用途单一。另一方面,也有利用燃气热水器进行余热收集和热电转换的,但是目前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电功率不高,只能供应其自身的电子控制装置以及点火元件的用电需求。并且市场上的燃气热水器的燃烧室外壁是附着有隔热层的,使得燃烧室外壁温度相对较低,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基于热电转换的厨房节能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基于热电转换的厨房节能系统,将燃气热水器中的大部分余热都收集起来,利用热电效应转化为电能,并且及时储存到蓄电模块,以为厨房其他小型电器进行供电,这样既节省了燃气又能够节省用电,环保节能,绿色安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热电转换的厨房节能系统,包括蓄电池和布置在燃烧室四周的四组废热收集及热电转换装置,每组废热收集及热电转换装置包括集热板、热电模块组和冷却板,所述的集热板平行燃烧室的相对应位置的外壁设置,集热板的靠近燃烧室外壁的侧面直接与燃烧室外壁贴合,集热板的远离燃烧室外壁的侧面与热电模块组的热端贴合;所述的热电模块组包括若干串联的热电模块,用于热电转换;所述的冷却板与热电模块组的冷端贴合,每组废热收集及热电转换装置的冷却板的进水端均与燃气热水器的进水管连通,每组废热收集及热电转换装置的冷却板的出水端均与热交换器的进水端连通,热交换器的出水端连接出水管,所述的热交换器对冷水进行预热,进水管中的冷水对热电模块组的冷端冷却,预热过的水直接流向热交换器进行再次加热;所有的热电模块组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的蓄电池连接,所述蓄电池将热电模块组转换得到的电能储存起来并为负载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集热板为厚度为1mm的纯铜板,集热板完全贴合在相应位置的燃烧室的外壁。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热电模块组中的若干热电模块均匀分布在相对应的集热板和冷却板之间,所述热电模块组通过两根导线与蓄电池相连。
进一步的,在每个热电模块四周均分布着隔热绝缘层。
进一步的,在冷却板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圆截面管道,圆截面管道的进水口与进水管连接,圆截面管道的出水口与热交换器的进水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与变压器连接,所述变压器与负载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负载为热水器的电气元件及小功率电器。
进一步的,在所述燃烧室内设有燃烧器,所述燃烧室的下端连通进气管,在热交换器的上方设有风机。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热电转换的厨房节能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1、本申请去除了燃烧室外壁隔热层,壁温能够达到将近700K,进而能够获取丰富的余热,通过热电转换得到的功率十分可观,能够满足厨房一些电器的用电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600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拟蟹钳下料回糠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排水板滤膜的高精准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