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60436.9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04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靳晓波;李锋刚;文丽强;于双江;梁廷魁;武慧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阳光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1 | 代理人: | 黄亚男 |
地址: | 04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控制装置,包括室内数据采集模块、节能控制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和远程智能终端,室内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检测室内是否有人存在、亮度数据、各项环境数据、热水器数据和水龙头数据;节能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室内的亮度与环境,并控制热水器与水龙头的工作;远程智能终端用于用户采用智能终端远程监控节能控制装置的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采用节能控制模块根据室内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控制室内的亮度与环境,并控制热水器与水龙头的工作,此外,对工作状态进行显示,在出现水龙头漏水或者室内危险气体浓度过高时,进行报警,通过以上过程,不仅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同时,防止了危险情况下没有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控制与节能减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常用的电器设备种类不断增加,同时,包括水、电等在内的各项能源不断增加,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严重威胁,节能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家庭是社会生活的最小单位,节能生活只有从小家走向大家,才能实现真正地节能,然而,现有的大多数技术对家庭各个电器、水龙头等没有实现综合管理,并且,由于人为忘记关闭电器或者水龙头等出现故障时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而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
因此,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改善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控制装置,包括室内数据采集模块、节能控制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和远程智能终端。
在上述的方案中,所述室内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检测室内是否有人存在,并采集亮度数据、环境数据、热水器数据和水龙头数据。
在上述的方案中,所述节能控制模块与所述室内数据采集模块相连接,所述节能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室内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控制室内的照明和热水器、水龙头的工作状态及调节环境状态。
在上述的方案中,所述远程智能终端通过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节能控制模块相互通信,所述远程智能终端用于用户远程监控和查询节能控制装置的工作状态。
在上述的方案中,所述室内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红外检测单元、亮度检测单元、温湿度检测单元、室内气体检测单元、热水器检测单元和水龙头检测单元,所述红外检测单元包括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室内是否有人;所述亮度检测单元包括亮度信号检测电路,所述亮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室内的亮度信号;所述温湿度检测单元包括光纤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室内的温湿度信号;所述室内气体检测单元用于采用多个传感器对室内的气体进行检测;所述热水器检测单元包括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热水器检测单元用于获取热水器存储水箱内的液位与热水器出水口的水温;所述水龙头检测单元包括红外感应传感器和水流量传感器,所述红外感应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用户的手靠近水龙头,所述水流量传感器与所述红外感应传感器相连接,所述水流量传感器用于检测水龙头是否异常流水。
在上述的方案中,所述亮度信号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光敏三极管Q、二极管D、电容C和第二电阻R2,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直流电源Vcc电连接,所述光敏三极管Q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光敏三极管Q的发射极接至地,所述二极管D的阳极与所述光敏三极管Q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电容C的第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电容C的第二端接至地,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容C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容C的第二端电连接。
在上述的方案中,所述室内气体检测单元包括燃气传感器、CO传感器、PM2.5激光传感器、甲醛传感器和CO2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604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