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港拔针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64230.3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83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顾玉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15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王山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港拔针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港拔针器,包括形状相同的圆环A和圆环B,所述圆环A和圆环B的同一侧均设有开口,所述圆环A和圆环B铰接在一起,所述圆环A远离铰接点的侧壁上连接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上转动连接有能够使圆环A和圆环B以铰接点为轴线转动的V形撬杆;使用时输液港针通过圆环A和圆环B的开口处进入到圆环A和圆环B的中间位置,通过按压板,能够使圆环A固定在输液港底座上,再对V形撬杆施加外部作用力,V形撬杆的一端位于圆环A和圆环B之间,根据杠杆的原理,使圆环B能够以铰接点为圆心转动,从而使输液港针被拔出,避免了医护人员进行输液港拔针时造成针刺伤,提高了医护人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港拔针器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输液港拔针器。
背景技术
目前,输液港的植入越来越普遍,并且导管留置时间长,可长达10年之久,所以,在临床上带有输液港的患者越来越多,长期输液时输液港针可留置7天,需要重新扎针,输液间歇期需要每月一次扎针进行导管维护。现使用的输液港针有非安全性及安全性,但大多数医院为了核算成本,都会使用非安全性,因港体底座材质,护士操作失误,拔针时需要两手指固定底座等原因,针刺伤的发生率远高于其他利器上,对操作者造成伤害,是院感的高危因素,临床中进行输液港拔针时容易发生针刺伤,影响医护人员安全性,为此特提出一种输液港拔针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液港拔针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临床中进行输液港拔针时容易发生针刺伤,影响医护人员安全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液港拔针器,包括形状相同的圆环A和圆环B,所述圆环A和圆环B的同一侧均设有开口,所述圆环A和圆环B铰接在一起,所述圆环A远离铰接点的侧壁上连接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上转动连接有能够使圆环A和圆环B以铰接点为轴线转动的V形撬杆。
优选的,所述V形撬杆的折弯处通过扭转弹簧与按压板转动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圆环B远离圆环A的端面上活动连接有限制输液港针的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限位环A远离铰接点的侧壁上设有卡接槽,所述按压板卡接在卡接槽内。
优选的,所述圆环B靠近圆环A的端面设有限制V形撬杆移动的限位滑槽。
优选的,所述圆环A远离圆环B的端面设有防滑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输液港拔针器,使用时输液港针通过圆环A和圆环B的开口处进入到圆环A和圆环B的中间位置,通过按压板,能够使圆环A固定在输液港底座上,再对V形撬杆施加外部作用力,V形撬杆的一端位于圆环A和圆环B之间,根据杠杆的原理,使圆环B能够以铰接点为圆心转动,从而使输液港针被拔出,避免了医护人员进行输液港拔针时造成针刺伤,提高了医护人员安全性;
扭转弹簧能够使V形撬杆在没受到外力的作用时,不会对圆环B施加作用力,防止误触;
按压板与圆环A通过卡接槽活动连接在一起,在不使用时,能够分开,方便收纳,节省空间;
V形撬杆转动时,能够沿着限位滑槽移动,防止V形撬杆在转动工作时发生偏移,影响拔针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圆环A和圆环B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圆环A、2-圆环B、3-按压板、4-扭转弹簧、5-限位块、6-卡接槽、7-限位滑槽、8-防滑层、9-V形撬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肿瘤医院,未经浙江省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642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良型透析室用手臂支撑装置
- 下一篇:建筑屋面山墙用悬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