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滤波排烟管道盖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64410.1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63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陆沈楠;曹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凯弘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15 | 分类号: | F16L55/115;F16L55/24;F17D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顺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2 | 代理人: | 黄勇亮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马尾镇儒江西路50号(原儒***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滤波 烟管 | ||
1.一种智能滤波排烟管道盖,包括抱箍(1)、第一排气管(2)、第二排气管(3)、第三排气管(4)、挡板(5)、风速传感器(6)、控制模块(7)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7)相连接的电源(8)、转动电机(9)、滤波电路(10)其中,风速传感器(6)经过滤波电路(10)与控制模块(7)相连接;电源(8)经过控制模块(7)为转动电机(9)进行供电;同时,电源(8)依次经过控制模块(7)、滤波电路(10)为风速传感器(6)进行供电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7)和电源(8)设置于第三排气管(4)的外侧面上,所述转动电机(9)通过连接件固定设置在第三排气管(4)的侧面,所述转动电机(9)的驱动杆与挡板(5)的边缘相固定连接,所述挡板(5)与第三排气管(4)尺寸相适应,位于第三排气管(4)的开口一侧,随转动电机(9)驱动杆的转动而转动,实现针对第三排气管(4)开口的封闭与开启,所述第三排气管(4)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3),所述第一连接管(13)的另一端与第二排气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并设置有过滤网(14),所述第二排气管(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2),所述第二连接管(12)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排气管(2),所述第一排气管(2)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管(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排气管(2)的外部设置有抱箍,风速传感器(6)放置于排烟管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滤波排烟管道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14)呈倒漏斗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滤波排烟管道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14)包括基层(141),所述基层(14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层(142),所述第一过滤层(14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层(143),所述第二过滤层(14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护层(144),所述第一保护层(14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吸附层(145),所述吸附层(14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保护层(146),所述第二保护层(14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净化层(14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滤波排烟管道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41)采用不锈钢材料编制而成,所述第一过滤层(142)采用多束碳纤维丝材料织造而成,所述第二过滤层(143)采用玻璃纤维材料制成,所述第一保护层(144)和第二保护层(146)均采用滤布材料制成,所述吸附层(145)采用活性炭纤维材料制成,所述净化层(147)采用石墨烯材料制成,所述第一保护层的厚度为0.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滤波排烟管道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1)和第一排气管(2)之间设有第三橡胶圈(17),所述第一排气管(2)、第二排气管(3)与第三排气管(4)的连接处分别设有第一橡胶圈(15)和第二橡胶圈(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滤波排烟管道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3)和第二连接管(12)的表面设有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凯弘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凯弘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6441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火排烟通风管道
- 下一篇:一种教育培训用书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