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干扰电路和接收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65512.5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71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项修平;王永栋;陈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10 | 分类号: | H04B1/10;H04B17/34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何倚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干扰 电路 接收机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抗干扰电路和接收机,该抗干扰电路包括接收电路、检测电路、限幅电路和选择电路;接收电路用于接收射频信号;检测电路与接收电路连接,用于检测射频信号中的干扰信号的强度,并生成与干扰信号的强度对应的第一信号;限幅电路用于降低射频信号中的干扰信号的强度;选择电路与检测电路连接,用于响应于第一信号选择是否导通接收电路和限幅电路之间的通路。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及时对干扰信号进行降干扰处理,提高了抗干扰能力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干扰电路和接收机。
背景技术
零中频接收机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集成度高和成本低等优点,在手持端小型化、低成本等方面极具优势,逐渐取代超外差接收机,成为当前主流方案。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发过程中,发现零中频接收机虽然接收灵敏度高,但在抗强干扰信号方面较差,而终端的抗强干扰信号的能力是产品优劣的最重要的一项指标,因为其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和市场竞争力。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后端有用信号功率检测和软件控制前端衰减的方法来抵抗强干扰信号,而此种方法在有用信号较强时能够起到较好的抗强干扰信号的性能,在有用信号较弱时会出现失效的情况,存在控制不连续和被动衰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干扰电路和接收机,能够及时对干扰信号进行处理,提高了抗干扰能力的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抗干扰电路,该抗干扰电路包括接收电路、检测电路、限幅电路和选择电路;接收电路用于接收射频信号;检测电路与接收电路连接,用于检测射频信号中的干扰信号的强度,并生成与干扰信号的强度对应的第一信号;限幅电路用于降低射频信号中的干扰信号的强度;选择电路与检测电路连接,用于响应于第一信号选择是否导通接收电路和限幅电路之间的通路。
其中,选择电路包括比较电路和第一开关电路;比较电路与检测电路连接,用于比较第一信号的幅值和预设信号的幅值,并输出表示第一信号的幅值与预设信号的幅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的第二信号;第一开关电路与比较电路连接,用于在第二信号表示第一信号的幅值大于预设信号的幅值时,导通接收电路与限幅电路之间的通路。
其中,比较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和第一电阻,运算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检测电路,运算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接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作为比较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开关电路;和/或,比较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比较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电容接地。
其中,抗干扰电路还包括第二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与比较电路连接,用于在第二信号表示第一信号的幅值大于预设信号的幅值时,导通限幅电路的输出端与射频信号处理器之间的通路。
其中,限幅电路包括依序串联连接的第二电容、限幅晶体管和第三电容。
其中,检测电路包括二极管、第四电容和第二电阻,二极管的第一端连接接收电路,二极管的第二端连接第四电容的第一端,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选择电路,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容的第一端,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其中,抗干扰电路还包括滤波电路,第四电容的第一端通过滤波电路连接选择电路,其中,滤波电路包括第三电阻和第五电容,第三电阻的第一端通过第二电阻接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通过第五电容接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连接选择电路,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其中,抗干扰电路还包括耦合电路,耦合电路与接收电路连接;选择电路用于在第一信号的幅值大于预设信号的幅值时,导通接收电路和限幅电路之间的通路,在第一信号的幅值小于或等于预设信号的幅值时,导通耦合电路与接收电路之间的通路。
其中,耦合电路包括第六电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接收机,该接收机包括互相连接的天线和上述的抗干扰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655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