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离子电芯及锂电池和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65869.3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42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525;B60L50/6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张会强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 锂电池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芯及锂电池和汽车,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芯内的极组包括若干结构单元,结构单元具有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和隔膜,其中,第一极片的两侧均包覆有隔膜,且第一极片呈S形堆叠而形成有层叠布置的多个片层部,以及串接各片层部的呈弯曲状的连接部,第二极片为分别夹设于各相邻的片层部之间的多个,并于各第二极片的同一端分别设有第二极耳,于各片层部的同一端分别设有第一极耳,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两者之一为正极片,两者另一为负极片。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芯的极组不存在中空结构,且电芯的内阻较低,而能够改善电芯的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锂离子电芯,同时,本实用新型也涉及具有上述锂离子电芯的锂电池,以及设有该锂电池的汽车。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芯主要分为液态锂离子电芯(Liquified Lithium-Ion Battery,简称LIB)和聚合物锂离子电芯(Polymer Lithium-Ion Battery,简称PLB)两种。锂离子电芯因具有能量密度高、质量轻、安全性能好等其他储能电芯不可比拟的优势,已成功应用于电子产品、通讯设备、自动化仪器仪表和各种电动工具中,同时在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方面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前,锂离子电芯的极组一般采用卷绕式和叠片式两种方式进行制备。其中,卷绕式电芯是正极片和负极片通过隔膜进行隔离后,正极片、负极片及隔膜共同围绕卷针卷绕而成。这种结构易于制作,生产效率高,但采用卷绕形式制作的极组中部为空心结构,空心结构处的正极片和负极片贴合不紧密。在充放电循环中后期,电芯易出现内部膨胀不均匀,极组极片变形和极片拐角处断片等现象,从而容易造成电芯容量和寿命损失,电芯热失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锂离子电芯,以能够改善卷绕式电芯的使用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锂离子电芯,所述锂离子电芯内的极组包括若干结构单元,所述结构单元具有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和隔膜,其中:
所述第一极片的两侧均包覆有所述隔膜,且所述第一极片呈S形堆叠而形成有层叠布置的多个片层部,以及串接各所述片层部的呈弯曲状的连接部,两侧的所述隔膜随形于所述第一极片设置;
所述第二极片为分别夹设于各相邻的所述片层部之间的多个,各所述第二极片通过所述隔膜与两侧的所述片层部隔离,并于各所述第二极片的同一端分别设有第二极耳,于各所述片层部的同一端分别设有第一极耳,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第二极耳位于所述结构单元的同一端,且分别靠近于所述结构单元的两侧布置;
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两者之一为正极片,两者另一为负极片。
进一步的,所述极组内的所述结构单元为串接设置的多个,且各所述结构单元之间层叠布置。
进一步的,各所述第一极耳与各所述第二极耳均为沿所述结构单元的极片叠置方向对齐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锂离子电芯为采用刚性的壳体的方形电芯。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为铝壳或钢壳。
进一步的,所述锂离子电芯为软包电芯。
进一步的,所述锂离子电芯的壳体采用铝塑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芯通过第一极片呈S形堆叠,第二极片则为分别夹设于各相邻片层部之间的多个,由此所形成的极组不存在中空结构,能够使得各位置的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紧密贴合,而可避免电芯循环中后期出现膨胀不均、极片变形以及极片拐角处断片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658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电流检测的智能接触器
- 下一篇:一种便于清洁的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