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电机定子磁瓦定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66823.3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12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榕;刘辉;林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宏昌公茂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8 | 分类号: | H02K1/18;H02K1/17;H02K5/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王剑锴 |
地址: | 355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电机 定子 定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电机定子磁瓦定位结构,包括壳体、磁瓦和固定件;所述壳体呈环形;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沿壳体的圆周方向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呈工字形,所述固定件两侧开设有相互对称的固定槽;所述磁瓦呈弧形,所述磁瓦贴合于壳体的内壁上并位于相邻的固定件之间,所述磁瓦的端部嵌设于固定件的固定槽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工字形的固定件对磁瓦的端部进行固定,能够避免对磁瓦的端部进行开槽加工,提高磁瓦的良品率;磁瓦通过固定件固定后,能够与壳体的底部表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避免磁瓦与壳体产生轴向冲击,提高轴瓦的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电机定子磁瓦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发电机是指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它由外部动力机械进行驱动,将外部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传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
现有的飞轮发电机中,其定子的磁瓦一般是通过固定块固定于壳体的内壁上,但是现有的定位结构往往需要对磁瓦的端部进行开槽,才能够保证磁瓦的轴向稳定性,这样一来不仅生产过程复杂,而且容易导致磁瓦加工的次品率较高,不利于成本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磁瓦次品率且保证磁瓦具有较高稳定性的发电机定子磁瓦定位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电机定子磁瓦定位结构,包括壳体、磁瓦和固定件;
所述壳体呈环形;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沿壳体的圆周方向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件;
所述固定件呈工字形,所述固定件两侧开设有相互对称的固定槽;
所述磁瓦呈弧形,所述磁瓦贴合于壳体的内壁上并位于相邻的固定件之间,所述磁瓦的端部嵌设于固定件的固定槽内。
具体的,所述固定槽包括用于防止磁瓦与固定件之间发生径向脱离的第一斜面,所述磁瓦的端部设有与第一斜面相贴合的第二斜面。
具体的,所述第一斜面为固定槽的侧端面和/或顶端面和/或底端面。
具体的,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螺栓孔,所述固定件的中部开设有与第一螺丝孔对应的第二螺栓孔,所述螺栓由第一螺栓孔穿设至第二螺栓孔内并通过螺母固定。
具体的,所述固定件上设有与第二螺栓孔连通的螺母槽,所述螺母位于螺母槽内,所述螺母槽的形状与螺母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工字形的固定件对磁瓦的端部进行固定,能够避免对磁瓦的端部进行开槽加工,提高磁瓦的良品率;磁瓦通过固定件固定后,能够与壳体的底部表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避免磁瓦与壳体产生轴向冲击,提高轴瓦的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发电机定子磁瓦定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发电机定子磁瓦定位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壳体;11、第一螺栓孔;2、磁瓦;21、第二斜面;3、固定件;31、固定槽;32、第一斜面;33、第二螺栓孔;34、螺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参照附图1至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电机定子磁瓦定位结构,包括壳体1、磁瓦2和固定件3;
所述壳体1呈环形;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沿壳体1的圆周方向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件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宏昌公茂电机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宏昌公茂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668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屏和包括显示屏的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单晶硅外延片检测输送的推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