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侧部漏料的微波茶叶烘干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67569.9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92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锋;徐本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优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7/04 | 分类号: | F26B17/04;F26B23/08;F26B25/00;A23F3/06 |
代理公司: | 苏州久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46 | 代理人: | 潘宏伟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侧部漏料 微波 茶叶 烘干机 | ||
一种防止侧部漏料的微波茶叶烘干机,包括入料组件,烘干本体和出料组件,入料组件与烘干本体连接,烘干本体与出料组件连接,入料组件呈U形结构,U形结构的开口朝向烘干本体,U形结构的顶部设有向下倾斜的侧边,烘干本体设有传送带,传送带伸入U形结构内并位于侧边的下方,所述侧边还设有延伸至传送带上方的缓冲结构。当放入茶叶时,茶叶沿着倾斜的侧边向传送带方向运动,由于缓冲结构的设置,因此有效保障位于侧部的茶叶可以正常落入传送带并且不落入侧边与传送带之间的间隙,防止茶叶落入间隙内影响机器的正常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止侧部漏料的微波茶叶烘干机。
背景技术
炒青是茶叶形状和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其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的一种制茶步骤。
现有的炒青方式包括机械炒青和人工炒青两种,人工炒青,工作效率较低,耗时耗力;机械炒青,炒青不均匀,炒青效果较差,持续工作时间短,能源消耗大。而且其通过人工进行加料,不但不均匀而且容易从侧部漏入机器内,可能影响机器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侧部漏料的微波茶叶烘干机,其不但可以实现自动加料,而且防止茶叶从侧部漏入烘干机内影响烘干机工作。
一种防止侧部漏料的微波茶叶烘干机,包括入料组件,烘干本体和出料组件,所述入料组件与烘干本体连接,烘干本体与出料组件连接,所述入料组件呈U形结构,U形结构的开口朝向烘干本体,所述U形结构的顶部设有向下倾斜的侧边,烘干本体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伸入U形结构内并位于侧边的下方,所述侧边还设有延伸至传送带上方的缓冲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结构为塑料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侧边的倾斜角度为20-40°。
进一步地,所述入料组件的底部设有万向轮。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本体侧部设有控制面板。
进一步地,所述入料组件上方设有加料漏斗。
进一步地,所述加料漏斗的底部呈扁平状,加料口的长度方向与传送带运动方向垂直。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由于入料组件呈U形结构,U形结构的顶部设有向下倾斜的侧边传送带伸入U形结构内并位于侧边的下方,侧边还设有延伸至传送带上方的缓冲结构,当放入茶叶时,茶叶沿着倾斜的侧边向传送带方向运动,由于缓冲结构的设置,因此有效保障位于侧部的茶叶可以正常落入传送带并且不落入侧边与传送带之间的间隙,防止茶叶落入间隙内影响机器的正常工作。
入料组件上方设有加料漏斗,加料漏斗的底部呈扁平状,加料口的长度方向与传送带运动方向垂直,当茶叶放入加料漏斗后,茶叶沿着扁平的加料口向传送带流动,不但实现自动加料,从而在传送带上形成相对均匀的物料。物料收到位于侧边的缓冲结构阻挡,不会侧边与传送带之间的间隙。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入料组件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入料组件1、烘干本体2、出料组件3、上腔体4、微波发生器41、下腔体5、传送带51、U形结构11、侧边12、缓冲结构13、万向轮14、加料漏斗6、加料口6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优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宜兴优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675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维修更换的砂磨机筛网
- 下一篇:一种叠螺污泥脱水机用喷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