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景观杀虫灯的顺虫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70808.6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08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练健俊;张献忠;沈从根;傅周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助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F21V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泽国***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景观 杀虫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景观杀虫灯的顺虫支架,包括设置在引虫装置与收集装置之间的架体,架体包括设置有窗口的外筒体,外筒体的下端与收集装置对接,外筒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匹配有上盖板和下堵板,上盖板和下堵板上均设有中心口,其结构要点是,上盖板连接有锥形的漏斗体,漏斗体的小径端口与下堵板的中心口之间连接有中间筒,中间筒上螺旋缠绕有LED光源,所述的外筒体的内壁上贴合有将窗口覆盖的透光板;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将吸进的飞虫与LED光源进行隔离,从而避免飞虫粘在LED光源上,就不会影响照明效果,无需时常更换和清理LED光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园林用灯架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新型景观杀虫灯的顺虫支架。
背景技术
景观杀虫灯是利用吸虫灯吸引飞虫,然后通过抽吸装置将飞虫抽吸进入支架箱内,然而在景观杀虫灯的支架箱上设置有照明的部位,申请人之前申请的景观杀虫灯上的支架箱,害虫会在空荡荡的支架箱内乱飞,久而久之,会粘连在内壁、LED光源上,造成显示出来阴影、黑斑等,使用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虫尸影响照明效果的新型景观杀虫灯的顺虫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景观杀虫灯的顺虫支架,包括设置在引虫装置与收集装置之间的架体,架体包括设置有窗口的外筒体,外筒体的下端与收集装置对接,外筒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匹配有上盖板和下堵板,上盖板和下堵板上均设有中心口,其结构要点是,上盖板连接有锥形的漏斗体,漏斗体的小径端口与下堵板的中心口之间连接有中间筒,中间筒上螺旋缠绕有LED光源,所述的外筒体的内壁上贴合有将窗口覆盖的透光板。
进一步的,上盖板与外筒体进行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上盖板的侧边连接有与外筒体的表面平行的延伸板,延伸板上设置有穿孔,外筒体上设置有与穿孔对应的螺纹孔。
进一步的,上盖板上设置有个用于固定引虫装置的定位螺孔,定位螺孔围绕中心口设置。
进一步的,中间筒采用PVC制成,中间筒的上端与漏斗体的小径端口无缝对接。
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将吸进的飞虫与LED光源进行隔离,从而避免飞虫粘在LED光源上,就不会影响照明效果,无需时常更换和清理LED光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筒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中间筒与漏斗体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1-窗口,2-外筒体,3-上盖板,4-下堵板,5-中心口,6-漏斗体,7-中间筒,8-LED光源,9-透光板,10-延伸板,11-穿孔,12-定位螺孔,13-环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助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助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708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