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碱激发剂混合搅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70816.0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38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晨旭;王长柏;王成;李大为;许书展;杨俊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8C5/32 | 分类号: | B28C5/32;B28C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张恩慧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激发 混合 搅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混凝土碱激发剂混合搅拌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底部固定安装支撑腿,所示箱体内固定安装混合桶,混合桶与箱体转动连接,混合桶顶部为敞口,混合桶底部设有出料口,混合桶外壁下端固定安装齿环,齿环与蜗杆配合,蜗杆两端与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板固定安装在箱体底部,蜗杆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板侧壁,混合桶内部设有搅拌机构,箱体内部设有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搅拌轴在转动的同时沿圆形轨迹移动,配合转动的搅拌桶,极大的提高了搅拌混合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缓凝土碱激发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混凝土碱激发剂混合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碱激发胶凝材料就是利用碱激发剂的催化原理,碱激发剂对矿渣的水化起催化作用,使矿渣的水化反应速度加快。通过碱性激发的方式可以明显改善钢渣、煤矸石、粉煤灰等矿渣的胶凝性,将碱激发矿渣作为胶凝材料配制无水泥熟料混凝土既可以减少水泥的产量,又可以有效地解决因水泥生产和矿渣堆存而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
在制备碱激发混凝土时需要将掺合料和碱激发剂充分混合,现有的搅拌机设备通常采用电机带动搅拌轴对搅拌桶中的原料混合,搅拌轴固定不动,搅拌混合方式单一,靠近搅拌轴的区域的掺合料存在搅拌盲区,不能充分搅拌。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碱激发剂混合搅拌装置,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搅拌轴在转动的同时沿圆形轨迹移动,配合转动的搅拌桶,极大的提高了搅拌混合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混凝土碱激发剂混合搅拌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底部固定安装支撑腿,所示箱体内固定安装混合桶,混合桶与箱体转动连接,混合桶顶部为敞口,混合桶底部设有出料口,混合桶外壁下端固定安装齿环,齿环与蜗杆配合,蜗杆两端与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板固定安装在箱体底部,蜗杆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板侧壁,混合桶内部设有搅拌机构,箱体内部设有驱动机构。
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搅拌轴下端表面固定安装若干搅拌杆,搅拌轴上端贯穿横杆,搅拌轴与横杆转动连接,搅拌轴顶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三电机固定安装在横杆顶部中间,横杆底部与驱动机构固定。
驱动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驱动杆,驱动杆顶端与横杆底部固定,驱动杆下端依次与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的偏心轴转动连接,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均与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板固定安装在箱体内壁上侧壁。
箱体顶部对应驱动杆处设有条形孔,驱动杆竖直贯穿条形孔,第二驱动轮设置在第一驱动轮的正下方,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混合桶其中一侧第一驱动轮的转动轴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三电机固定安装在箱体内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混合桶与箱体转动连接,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蜗杆转动,蜗杆与齿环配合,从而调动混合桶转动,驱动机构通过两个驱动轮带动驱动杆保持竖直的同时沿户型轨迹移动,从而带动搅拌轴在自转的同时沿圆形轨迹移动,配合转动的搅拌桶,极大的提高了搅拌混合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箱体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混合桶的剖视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708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应釜的高效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光伏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