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人员消杀通道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70839.1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34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李英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金盛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24 | 分类号: | A61L2/24;A61L2/22;B08B3/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朱俊杰 |
地址: | 570000 海南省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人员 通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化人员消杀通道,包括消杀通道本体和底座,消杀通道本体的内部通过隔板分隔为消杀冲洗室和烘干室,消杀通道本体的两侧和隔板上分别安装有第一自动门、第二自动门和第三自动门,底座顶端的一侧、消杀冲洗室内壁底端的另一侧和烘干室内壁底端的另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重力感应毯、第二重力感应毯和第三重力感应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两个红外感应开关分别与第一重力感应毯和第二重力感应毯可以联动控制第一自动门和第二自动门的开启和关闭,避免消杀冲洗烘干过程中第一自动门和第二自动门同时开启形成干扰,全程消杀通过两个PLC控制器自动控制,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员值守手动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杀通道,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化人员消杀通道,属于消杀通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伴随着生化事件,通道式消杀技术已发展多年,主要由消毒剂布洒工具和军用洗消装备发展而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通道与消毒剂雾化相结合;2.军用防化洗消通道;3.民用消毒通道。在相对封闭的通道,通过限制人员流动方向和数量,将雾化的消毒剂布洒在通道空间内,从而对人员进行消毒。
现有的人员消杀通道自动化程度低,需要人员值守手动控制,感染风险高,同时现有的人员消杀通道无法随动消杀,存在消毒死角,消毒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人员消杀通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人员消杀通道自动化程度低以及无法随动消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人员消杀通道,包括消杀通道本体和底座,所述消杀通道本体固定设置在底座的顶端,所述消杀通道本体的内部通过隔板分隔为消杀冲洗室和烘干室,所述消杀通道本体的两侧和隔板上分别安装有第一自动门、第二自动门和第三自动门,所述底座顶端的一侧、消杀冲洗室内壁底端的另一侧和烘干室内壁底端的另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重力感应毯、第二重力感应毯和第三重力感应毯,所述消杀冲洗室内壁顶端的一侧和烘干室内壁顶端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红外感应开关,所述消杀冲洗室内壁顶端的中部和烘干室内壁顶端的中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人体探测器,所述消杀冲洗室内壁两边侧的中部和烘干室内壁两边侧的中部通过四个随动组件分别安装有两个第一雾化喷头和两个喷气头,所述消杀通道本体顶端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输送泵和热风机,所述消杀冲洗室内壁顶端的一角和烘干室内壁顶端的一角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PLC控制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自动门和第二自动门分别与第一重力感应毯和第二重力感应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重力感应毯和第二重力感应毯分别通过两个红外感应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三自动门通过第三重力感应毯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四个所述随动组件分别包括四个条形槽,四个所述条形槽对称固定设置在消杀冲洗室内壁两边侧的中部和烘干室内壁两边侧的中部,四个所述条形槽的内部分别转动安装有四个螺杆,四个所述条形槽的内部分别滑动设有四个滑块,四个所述滑块的中部分别与四个螺杆的中部螺纹穿插连接,四个所述条形槽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四个电机,四个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分别与四个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雾化喷头和两个喷气头对称固定设置在四个滑块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消杀通道本体上设有冲洗组件,所述冲洗组件包括光电发射器、光电接收器、两个第二雾化喷头和水泵,所述光电发射器和光电接收器分别固定嵌设在消杀冲洗室内壁顶端的另一侧和内壁底端的另一侧,且所述光电发射器的位置与光电接收器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水泵固定安装在消杀通道本体顶端的中部,所述水泵通过相配合的光电发射器和光电接收器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送泵的出口端、热风机的出口端和水泵的出口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三个三通,三个所述三通的六个出口端通过六个软管分别与两个第一雾化喷头、两个喷气头和两个第二雾化喷头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金盛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南金盛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708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交通空调新风温度传感器取样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紫外线灭菌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