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机硅微粉的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72761.7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49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赵天宝;吴德洋;雷霆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思立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C1/30 | 分类号: | C09C1/30;C09C3/12;C09C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贺理兴 |
地址: | 6103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硅 制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硅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有机硅微粉制备装置,包括顺次相接的配料室、反应室以及烘干室,所述反应室与所述烘干室之间配置有暂存室;所述烘干室的内部配置有悬浮式气流烘干组件采用本申请的制备装置,结构简单,利于工业化生产,且本装置通过在二氧化硅的表面包覆聚硅氧烷的方式,能够解决采用传统的螺杆挤出方式,造成的硅氧烷包覆困难、包覆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硅制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有机硅微粉的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硅,即有机硅化合物,是指含有Si-C键、且至少有一个有机基团是直接与硅原子相连的化合物,习惯上也常把那些通过氧、硫、氮等使有机基团与硅原子相连接的化合物也当作有机硅化合物。其中,以硅氧键(-Si-O-Si-)为骨架组成的聚硅氧烷,是有机硅化合物中为数最多,研究最深、应用最广的一类,约占总用量的90%以上。
当前多通过在无机纳米粒子的表面包覆聚硅氧烷,用以提升纳米粒子的柔韧性,同时还可提升上述得到的包覆物在高分子基体材料中给的分散性以及相容性。然而,当前的包覆物多采用硅氧烷与二氧化硅经挤出造粒成型制备得到,此种加工方式存在硅氧烷分散不均匀,结构不易控制,而造成产品性能不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硅微粉的制备装置,用以解决当前的有机硅微粉中,硅氧烷的包覆性差,而造成产品性能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有机硅微粉制备装置,包括顺次相接的配料室、反应室以及烘干室,所述反应室与所述烘干室之间配置有暂存室;所述烘干室的内部配置有悬浮式气流烘干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配料室用于放置硅氧烷,硅氧烷的粘度低,易于包覆于二氧化硅的表面,反应室用作硅氧烷与二氧化硅的反应容器,暂存室用以暂时存放制备产物有机硅微粉,烘干室用以冷却有机硅微粉,悬浮式气流烘干组件通过气流烘干有机硅微粉,结构简单,利于工业化生产,且本装置通过在二氧化硅的表面包覆聚硅氧烷的方式,能够解决采用传统的螺杆挤出方式,造成的硅氧烷包覆困难、包覆不均匀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中有机硅微粉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烘干室在放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配料室,110-隔膜泵,120-阻尼机,200-反应室,211-短搅拌叶片,222-长搅拌叶片,300-暂存室,400-烘干室,410-过滤板,421-常温气流管,422-加热气流管,423-过滤层,430-粉体收集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思立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思立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727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