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补水控制阀及采用该补水控制阀的加湿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75835.2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36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陆妮;郝永军;谭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恒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6/12 | 分类号: | F24F6/12;F24F11/89;F16K1/36;F16K1/32;F16K31/2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9 | 代理人: | 盖军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采用 加湿器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防漏水效果好的补水控制阀及采用该补水控制阀的加湿器。该补水控制阀包括阀芯和安装于阀芯上的封水件,封水件由中央的第一封水部、外围的第二封水部及连接第一封水部与第二封水部的弹性连接部组成,第一封水部、弹性连接部及第二封水部组成一槽体结构,所述槽体结构的开口端、第一封水部的封水面与第二封水部的封水面在同一方向;弹性连接部的弹力使第二封水部与阀芯的相对位置趋向于保持自然状态不变。上述补水控制阀实现了单一阀芯控制下的双阀密封功能,并使封水件与阀芯之间的装配间隙不再形成为水箱中的水泄漏到雾化腔内的水路,从而提高了补水阀的封闭水路功能的可靠性,非常适合于上加水式加湿器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湿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能够改善室内湿度的加湿器开始逐渐普及,随之而来的,用户对加湿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上加水式加湿器具有补水方便的优点,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下加水式加湿器。上加水式加湿器利用补水阀来控制水箱与雾化腔之间的水路通断,因此补水阀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补水阀密封不严,就会导致水箱内的水持续地流入到雾化腔内,并可能造成雾化腔水位过高而无法雾化,甚至造成雾化腔内的水外泄到加湿器外部。
如图1所示,传统补水阀的封水件是套设于阀芯上的倒置伞面结构,利用封水件底面与水箱的出水孔贴合来封闭水路,由于封水件与出水孔为环状的线接触,容易因为出水孔处存在头发等异物而导致封闭失效,出现水箱不断向雾化腔漏水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防漏水效果好的补水控制阀及采用该补水控制阀的加湿器。
本实用新型的补水控制阀包括阀芯和安装于阀芯上的封水件,关键在于,所述封水件由中央的第一封水部、外围的第二封水部及连接第一封水部与第二封水部的弹性连接部组成,所述第一封水部、弹性连接部及第二封水部组成一槽体结构,所述槽体结构的开口端、第一封水部的封水面与第二封水部的封水面在同一方向;所述弹性连接部的弹力使第二封水部与阀芯的相对位置趋向于保持自然状态不变。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加湿器包括设有出水孔的水箱、位于出水孔下方的雾化腔以及上述的补水控制阀;所述阀芯活动穿设于出水孔处,所述加湿器设有相互配合以根据雾化腔水位来控制阀芯移动的阀芯控制机构;关键在于,所述水箱出水孔的端面为第一密封面,水箱出水孔外围的水箱壁为第二密封面;所述第一封水部位于出水孔处,以用于与第一密封面配合而控制出水孔的通断;所述第二封水部位于出水孔的外围,以用于与第二密封面配合而形成围绕出水孔的密封结构。
下面结合加湿器来具体说明补水控制阀的工作原理:
在需要向雾化腔补水时,阀芯在阀芯控制机构的驱动下移动,从而带动封水件同步移动,此时第一封水部与第一密封面,以及第二封水部与第二密封面均脱离接触,水箱内的水经过出水孔流向雾化腔,为雾化腔补水。
在雾化腔水位高于预定水位时,此时不需要向雾化腔内补水,阀芯在阀芯控制机构的驱动下带动封水件反向移动,使第一封水部的封水面与第一密封面紧密压在一起,对出水孔进行密封,避免水箱内的水经出水孔流向雾化腔;而在弹性连接部的弹力作用下,第二封水部的封水面与第二密封面紧密压在一起而形成围绕出水孔的密封结构,使得补水控制阀中的槽体结构与水箱壁之间成为一个密闭腔室,该密闭腔室将出水孔与水箱的其它位置隔离开来,从而避免水箱内其它位置的水流向出水孔,这样就形成了双重保险,即使第一封水部或第二封水部的密封失效,另一个封水部仍能够保证水箱内的水无法持续流向雾化腔而造成漏水事故。
具体来说,所述第一封水部的封水面为锥面结构,所述第二封水部为环绕第一封水部的环形圈结构,第二封水部的封水面为第二封水部的底面。第一封水部的封水面可以插入到出水孔内,向出水孔同时施加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压紧力,从而提高密封性能;而第二封水部的封水面为平面结构,与第二密封面配合而形成了面密封结构,从而提高密封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恒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恒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758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柴油车排气分析仪
- 下一篇:一种方便与排气管对接的汽车排放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