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连接钢钉的覆面层背楞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79731.9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76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詹必雄;向绪君;林佐江;刘飞龙;张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7/00 | 分类号: | E04G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周娓娓;晁璐松 |
地址: | 10010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连接 钢钉 面层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连接钢钉的覆面层背楞结构,包含背楞和连接于背楞朝向模板一侧的覆膜面层,所述覆膜面层对应钢钉设置;背楞与覆膜面层粘接,或背楞与覆膜面层接二者通过侧夹件和/或端固件可拆卸连接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覆膜面层的设置,利于在背楞和钢钉安装时通过硅胶覆膜面层进行连接且具有可恢复性,利于重复适应且不损坏背楞;通过粘接连接,易于便捷施工且可重复进行使用;通过侧夹件和端固件的设置,利于通过机械加固的方式进行连接,便于覆膜面层的更换,且端固件中第一调板和第二调板的设置利于紧固和现场适应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模板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连接钢钉的覆面层背楞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结构施工中,模板体系安装时需要将模板固定在背楞上,背楞安放在主龙骨上。现阶段常用的模板固定方法是采用钢钉将模板钉在背楞上进行固定,随着周转次数的增加,钢钉钉入和拆除次数增多,背楞不断的被破坏,背楞的周转次数减少。此外,通常采用用钢钉使其与背楞进行连接,当周转次数不断增加,对背楞的破坏比较大,减少次背楞的周转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钢钉的覆面层背楞结构,用以解决模板安装时背楞与钢钉的不接触安装、提高周转次数和利用率以及可适应性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连接钢钉的覆面层背楞结构,包含背楞和连接于背楞朝向模板一侧的覆膜面层,所述覆膜面层对应钢钉设置;
所述背楞与覆膜面层粘接,或背楞与覆膜面层接二者通过侧夹件和/或端固件可拆卸连接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覆膜面层为硅胶膜面层,硅胶覆膜面层与背楞粘接为四角粘贴、口字形粘贴、回字形粘贴或点状间隔粘贴。
进一步的,所述侧夹件包含边夹、连接于边夹与覆膜面层连接一侧的边连杆以及连接于边连杆自由端的限位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边夹为匚形,其开口对应连接背楞侧端;边夹分别连接于背楞的长向两端且与背楞连接时设置有防滑垫。
进一步的,所述边连杆与边夹的匚形横部可拆卸连接,且边连杆穿接覆膜面层。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螺母连接于覆膜面层外侧,或限位螺母预先安装固定于覆膜面层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端固件包含第一端连件、第二端连件、对应第一端连件连接的第一调板、对应第二端连件连接的第二调板、连接于第一调板和第一调板之间的调固旋钮、连接于第一调板和第一端连件之间并且连接于第二调板和第二端连件之间的连接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连件和第二端连件均为匚形件且对应连接于背楞长向两侧,匚形件开口连接于背楞和覆膜面层外侧面且在连接处安装有防滑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板和第二调板均包含条板且在条板一端设置有板调孔,所述第一调板和第二调板通过板调孔上调固旋钮紧固且长度对应第一端连件和第二端连件安装相对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为螺纹杆,连接杆分别与第一调板和第一端连件螺纹连接,以及分别与第二调板和第二端连件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通过覆膜面层的设置,利于在背楞和钢钉安装时通过硅胶覆膜面层进行连接且具有可恢复性,利于重复适应且不损坏背楞;
2)本实用新型通过粘接连接,易于便捷施工且可重复进行使用;
3)本实用新型通过侧夹件和端固件的设置,利于通过机械加固的方式进行连接,便于覆膜面层的更换,且端固件中第一调板和第二调板的设置利于紧固和现场适应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797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料机
- 下一篇:一种电力管切割用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