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齿轮加工毛刺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80485.9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57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黎甲;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咸新区格瑞特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0 | 分类号: | B24B9/00;B24B4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3702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 加工 毛刺 打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齿轮加工毛刺打磨装置,包括底板、弹簧柱、驱动箱、限位板、传动板、安装柱、半齿轮、传动柱、打磨柱,所述底板为矩形,四个所述弹簧柱分别成矩形排列固定于底板顶端前部,所述驱动箱底端四角分别固定于弹簧柱顶端,所述限位板固定于驱动箱顶端右部,所述传动板右部于限位板内部滑动连接,且传动板前端与限位板弹力连接,所述安装柱固定于传动板顶端后部,所述半齿轮安装于驱动箱顶端中部,且半齿轮与传动板啮合,所述传动柱安装于驱动箱顶端后部,且传动柱对应安装柱,所述打磨柱固定于底板顶端后部,且打磨柱对应安装柱。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打磨方法费时费力,效率低下,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毛刺打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齿轮加工毛刺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零件切削加工生产过程中因为塑性变形,或者铸造模锻造加工,在零件面与面相交处形成的刺状物或者飞边,毛刺对于机械结构的危害是巨大的,去除毛刺是机械零件加工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接,目前对于齿轮加工毛刺的去除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主流手段,大多需要使用数控机床编程打磨,这种打磨方法费时费力,效率低下,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轮加工毛刺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齿轮加工毛刺打磨装置,包括底板、弹簧柱、驱动箱、限位板、传动板、安装柱、半齿轮、传动柱、打磨柱,所述底板为矩形,四个所述弹簧柱分别成矩形排列固定于底板顶端前部,所述驱动箱底端四角分别固定于弹簧柱顶端,所述限位板固定于驱动箱顶端右部,所述传动板右部于限位板内部滑动连接,且传动板前端与限位板弹力连接,所述安装柱固定于传动板顶端后部,所述半齿轮安装于驱动箱顶端中部,且半齿轮与传动板啮合,所述传动柱安装于驱动箱顶端后部,且传动柱对应安装柱,所述打磨柱固定于底板顶端后部,且打磨柱对应安装柱。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弹簧柱包括空心柱、支撑柱、圆盘、弹簧,所述支撑柱下部与空心柱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圆盘固定于支撑柱底端,所述弹簧弹力连接圆盘与支撑柱内部底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驱动箱包括电机箱、齿轮A、齿轮 B、顶罩、传动孔,所述电机箱顶端左部驱动安装齿轮A,所述齿轮B 安装于齿轮A后侧,且齿轮B啮合齿轮A,所述顶罩安装于电机箱顶端,两个所述传动孔开于顶罩顶端,且两个传动孔分别对于齿轮A与齿轮B,且半齿轮通过传动孔安装于齿轮A顶端中部,且传动柱通过传动孔安装于齿轮B。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打磨柱包括柱体、斜柱、砂纸套,所述柱体侧端上部安装斜柱,所述砂纸套安装于斜柱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机械联动使受加工齿轮自转给进对于齿轮的边缘进行打磨,减少毛刺打磨的成本,提高加工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弹簧柱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驱动箱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打磨柱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弹簧柱,3、驱动箱,4、限位板,5、传动板,6、安装柱,7、半齿轮,8、传动柱,9、打磨柱,10、空心柱,11、支撑柱,12、圆盘,13、弹簧,14、电机箱,15、齿轮A,16、齿轮B,17、顶罩,18、传动孔,19、柱体,20、斜柱,21、砂纸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咸新区格瑞特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西咸新区格瑞特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804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护罩
- 下一篇:一种高效硫酸铜生产用原料传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