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顶尖孔轴齿轮装夹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83585.7 | 申请日: | 2021-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45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孙野;龙晓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智达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F23/06 | 分类号: | B23F2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78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顶尖 齿轮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顶尖孔轴齿轮装夹机构,其主要应用在轴类齿轮检测领域,通过两个拉紧气缸将无顶尖孔轴齿轮拉入到定位V型支架上,并通过一个轴向压紧气缸压紧工件,实现了对无顶尖孔轴齿轮的精确定位工作,本实用新型因采用V型面定位工件,实现了高定位精度,且成本低,并因为全部通过气缸控制运动,不需要人为参与,实现了自动上下料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技术涉及轴类齿轮测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针对无顶尖孔的轴齿轮检测的时候,通常是采用三爪夹盘装夹或者膨胀心轴装夹,但是三爪夹盘装夹的时候,装夹的重复精度很低,通常只有0.02mm以内,不能满足较高精度轴齿轮的检测要求,如果采用膨胀心轴装夹,精度虽然可以达到重复装夹0.005mm以内,但是膨胀心心轴的成本极高,且膨胀心轴的互换性不好,通常一套膨胀心轴只能检测一种直径的齿轮,检测其他直径的齿轮,就需要更换膨胀心轴,造成检测成本的提高。
由于人工成本的提高,客户对检测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都希望采用机械手来代替人工上下料,传统的装夹机构一般只能通过人工上下料,很难实现机械手的自动上下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而提供一种重复装夹精度高,成本低,且能够实现自动上下料的轴齿轮装夹机构。
一种无顶尖孔轴齿轮装夹机构部,其组成包括:轴向压紧气缸1、气缸固定架2、铜堵头3、第一拉紧轴4、第一拉紧板5、无顶尖孔轴齿轮6、第二拉紧板7、第二拉紧轴8、底座9、第一拉紧气缸10、定位V型支架11、V型架固定座12、第二拉紧气缸13、第二辅助支架14、第二铰链座15、第一辅助支架16、第一铰链座17。
其特征在于V型架固定座12固定在底座9上,定位V型支架11固定在V型架固定座12上,第一辅助支架16与第二辅助支架14分别固定在定位V型支架11的两侧。
第一拉紧气缸10的一端固定在底座9上,另一端连接第一拉紧轴4,第一拉紧轴4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拉紧板5上,第一拉紧板5连接在第一铰链座17,进而实现了第一拉紧气缸10控制第一拉紧板5的往复拉紧动作。
第二拉紧气缸13的一端固定在底座9上,另一端连接第二拉紧轴8,第二拉紧轴8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拉紧板7上,第二拉紧板7连接在第二铰链座(15),进而实现了第二拉紧气缸13控制第二拉紧板7的往复拉紧动作。
气缸固定架2固定在底座9上,轴向压紧气缸1固定在气缸固定架2上,轴向压紧气缸1的活塞杆连接有铜堵头3,轴向压紧气缸1可以实现对无顶尖孔轴齿轮6的轴向压紧动作。
定位V型支架11采用两端V型面设计,重复定位精度可达到0.003mm以内,定位精度高,V型面可以实现小范围的不同直径产品的检测,通用性强。
无顶尖孔轴齿轮6可直接通过机械手放置在两个辅助支架中,通过3个气缸的控制,就可以直接将无顶尖孔轴齿轮6放置到定位V型支架11中进行精确定位,进而实现自动上下料的功能。
上述机构中无顶尖孔轴齿轮的定位通过V型支架定位,精度大幅度提高,成本也相对三爪卡盘或者膨胀心轴降低很多,并且上下料的时候不需要人工参与,为以后的自动上下料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施例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V型架固定座12固定在底座9上,定位V型支架11固定在V型架固定座12上,第一辅助支架16与第二辅助支架14分别固定在定位V型支架11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智达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智达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835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涤纶布防皱型收卷装置
- 下一篇:一种恒定测力滑板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