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实验室的废液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83777.8 | 申请日: | 2021-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26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勇;李佳思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33/11 | 分类号: | B01D33/11;B01D33/48;B01D33/80 |
代理公司: | 长沙睿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7 | 代理人: | 周松华;孙建霞 |
地址: | 83005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实验室 废液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实验室的废液收集装置,包括外壳体、放置腔、收集桶、密封盖、过滤网、抽气机、抽气孔、抽气管、安装槽、冲洗头、收集壳体、过滤转筒、连接座、排液管、电机、水管、水泵、水箱和输入管;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电机,能够通过连接座带动过滤转筒旋转,从而能够将废液中的杂物过滤出,也就避免杂物造成管道的堵塞,另外也能避免杂物中存留废液挥发造成环境污染;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抽气机,能够将收集桶中的空气抽出,从而便于将收集壳体内部废液可快速抽送到收集桶中,减少了废液停留的时间避免挥发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实验室的废液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用于生物科学研发试验的实验室越来越多,随之而产生的实验废水也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通常,实验排放的废水分为两类,一类具有高浓度,且具有挥发性的废液,另一类是实验产生的,以及清洗实验器材、玻璃器皿等所产生的酸、碱、重金属及有机物综合废液。无论第一类实验废液还是第二类实验废液在实验过程中,以及实验后需暂时排入废液桶中再进行集中处理,而现有的实验室的废液收集装置功能比较简单,且密封性能较差容易造成实验室的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实验室的废液收集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实验室的废液收集装置功能比较简单,且密封性能比较差容易造成实验室的环境污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实验室的废液收集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外壳体、放置腔、收集桶、密封盖、过滤网、抽气机、抽气孔、抽气管、安装槽、冲洗头、收集壳体、过滤转筒、连接座、排液管、电机、水管、水泵、水箱和输入管;所述外壳体左下侧内部设有放置腔,所述外壳体右上侧内部设有安装槽;所述收集桶上侧开口处设有密封盖,所述收集桶位于放置腔内部;所述抽气机固定连接在外壳体左上侧内部,所述抽气机左侧出气口处设有过滤网,所述抽气机右侧入口与抽气管上侧开口相连接;所述抽气管下侧外部固定连接在放置腔右上侧;所述抽气孔设在密封盖右侧,所述抽气孔下侧开口与收集桶内部上侧相连通,所述抽气孔右侧内部与抽气管下侧外部相连;所述收集壳体固定连接在安装槽内部,所述收集壳体上侧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冲洗头,所述收集壳体内部下侧中央活动连接有连接座,所述收集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上侧输出轴与连接座下侧中心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转筒;所述排液管固定连接在收集壳体左下侧内部,所述排液管上侧入口与收集壳体内部下侧相连通,所述排液管左侧外部固定连接放置腔右上侧,所述排液管左侧出口与收集桶右上侧入口内部相连;所述输入管固定连接在收集桶内部右侧,所述输入管下侧出口与收集桶内部下侧相连通,所述输入管上侧开口与收集桶右上侧入口内侧开口相连接;所述水箱固定连接在外壳体右下侧内部,所述水箱右上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下侧入口与水箱内部下侧相连通,所述水泵上侧出口通过水管与冲洗头右侧输入孔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冲洗头的具体结构包括环形体、上冲洗孔、环形腔、输入孔、下冲洗孔一、下冲洗孔二和收集口;所述环形体中央设有收集口,所述环形体四周内部设有环形腔;所述环形腔上侧均匀设有数个上冲洗孔,且上冲洗孔上侧出口均朝向收集口内壁,所述环形腔右侧设有输入孔,所述环形腔下侧均匀设有数个下冲洗孔一和下冲洗孔二;所述下冲洗孔一下侧出口朝向收集壳体上侧内壁;所述下冲洗孔二下侧出口朝向过滤转筒上侧外壁。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网为活性炭过滤网。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槽上侧设有盖子,且盖子上设有把手。
作为优选,所述排液管下侧靠近出口处位置设有电磁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电机,能够通过连接座带动过滤转筒旋转,从而能够将废液中的杂物过滤出,避免杂物造成管道的堵塞,另外也能避免杂物中存留废液挥发造成环境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医科大学,未经新疆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837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距离光学逆向识别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传输光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