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端子安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84606.7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89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创芯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20 | 分类号: | H01R4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冯景多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子 安装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端子安装装置,该装置包括:压接机,包括工作台底座、压接杆和压接力调节模块;定位基座,用于承载、固定短路接口板,定位基座能够放置于工作台底座上;短路接口板的多个插孔内预安装有端子,插孔与端子一一对应;以及,环形压接头,其可拆卸地连接在压接杆的下端,环形压接头包括位于其中部的定位柱以及围绕定位柱的多个顶针,多个顶针呈环形分布,顶针与端子一一对应。该端子安装装置能够代替手工作业,保证嵌入力的大小、方向准确,从而保证端子嵌入短路接口板的深度、位置正确,且能够一次性地将多个端子同时压接嵌入至短路接口板的各个插孔内,可以满足批量作业需求,有利于提高端子的安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端子安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子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制冷型光电器件封装用引线结构需要既保证光电芯片的低温工作,又要让芯片与外界环境之间热隔离,因此采用的是无芯腔的插针引线结构。环形的插针引线结构作为插针引线结构的一种,有利于封装尺寸的小型化。
由于环形的插针引线结构不同于常规具有芯腔的集成电路的标准封装模式,需要在封装工艺过程中,为环形的插针引线结构加装短路接口板,以防止运输和封装工艺过程中引入的静电导致器件失效。短路接口板4与环形的插针引线结构通过多个呈环形分布的端子5连接,多个端子5嵌入在短路接口板4的多个插孔41内,端子5与插孔41一一对应。图1示出了端子5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短路接口板4的结构示意图。
现有技术中,采用手工压接嵌入的方式,将多个端子5逐个压接嵌入至短路接口板4的插孔41内。图3示出了压接过程中,端子5刚刚完全进入插孔41时的状态。由于端子5对嵌入力要求较高,手工压接嵌入很难保证嵌入力的大小、方向准确,导致端子5嵌入短路接口板4的深度、位置发生错误。图4示出了正确的端子5压接嵌入位置。图5示出了当嵌入力过大时,端子5的压接嵌入位置,可以观察到其位于正确的压接嵌入位置的下方。同时,将多个端子5逐个压接嵌入至短路接口板4各个插孔41内的安装方式,效率低下,无法满足批量作业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端子安装装置,其能够代替手工作业,保证嵌入力的大小、方向准确,从而保证端子嵌入短路接口板的深度、位置正确,且能够一次性地将多个端子同时压接嵌入至短路接口板的各个插孔内,可以满足批量作业需求,有利于提高端子的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端子安装装置,该装置包括:压接机,所述压接机包括工作台底座、压接杆和压接力调节模块;所述压接杆竖直设置,所述工作台底座位于所述压接杆的下方,压接力调节模块能够调节所述压接杆的压接力大小;定位基座,用于承载、固定短路接口板,所述定位基座能够放置于所述工作台底座上;所述短路接口板的多个插孔内预安装有端子,所述插孔与所述端子一一对应;以及,环形压接头,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压接杆的下端,所述环形压接头包括位于其中部的定位柱以及围绕所述定位柱的多个顶针,多个所述顶针呈环形分布,所述顶针与所述端子一一对应。利用该端子安装装置,能够代替手工作业,保证嵌入力的大小、方向准确,从而保证端子嵌入短路接口板的深度、位置正确,且能够一次性地将多个端子同时压接嵌入至短路接口板的各个插孔内,可以满足批量作业需求,有利于提高端子的安装效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基座呈圆环状,所述定位基座中部的限位孔用于至少部分地容纳所述定位柱;所述定位基座具有居中设置的圆环形凹槽,所述圆环形凹槽用于容纳所述短路接口板。通过该实施方式,有利于确保环形压接头的各个顶针能够与各个端子接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基座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定位销钉,所述定位销钉能够插入所述短路接口板上的定位孔。通过该实施方式,有利于周向固定短路接口板,使其不再相对定位基座发生周向移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基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块结构,所述固定块结构包括螺杆和开设有螺纹孔的固定块;部分所述固定块能够位于所述圆环形凹槽的上方,能够限制所述短路接口板外移。通过该实施方式,有利于将短路接口板锁定在圆环形凹槽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创芯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创芯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846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动模切机的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水槽用生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