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嘴连接装置及电机驱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85195.3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99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顾峥;闫磊磊;王帮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H02K5/10;H02K9/19;H02K11/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陆军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装置 电机 驱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嘴连接装置及电机驱动系统,所述水嘴连接装置包括密封件和固定组件;其中:所述密封件由柔性材料构成,且所述密封件包括管状主体以及形成于所述管状主体的端部的接口部,并由所述管状主体兼容不同的水嘴之间的轴向偏差;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接口部连接,且所述固定组件通过带动所述接口部沿所述水嘴轴向移动使所述接口部套接到所述水嘴,并通过径向压缩所述接口部使所述接口部与所述水嘴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大大简化水嘴的连接操作,并且占用空间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及其控制器的散热结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嘴连接装置及电机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控制器与电机、减速器一体化设计成为电机驱动系统设计的趋势。集成化的结构可以极大提高系统空间利用率,做到整个系统体积小、重量轻。
控制器采用扁平化设计方案,充分利用了电机与减速器之间的剩余空间,但也对控制器与电机水道连接带来了极大挑战。
如图1所示,在现有电机和控制器的冷却水嘴的连接方式中,通常使用卡箍12和软管13实现,即先将软管13套接到水嘴11的外侧,然后使用装配到软管13的外周的卡箍12,对软管13的径向施力,使得软管13与水嘴11密封连接。
然而,上述使用卡箍12及软管13连接水嘴11的结构中,卡箍12连接过程较复杂、占用空间较大,并且连接过程中需要目视观察连接状态,不能够实现盲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针对上述通过卡箍和软管连接水嘴连接过程复杂、占用空间大、无法实现盲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水嘴连接装置及电机驱动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水嘴连接装置,包括密封件和固定组件;其中:
所述密封件由柔性材料构成,且所述密封件包括管状主体以及形成于所述管状主体的端部的接口部,并由所述管状主体兼容不同的水嘴之间的轴向偏差;
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接口部连接,且所述固定组件通过带动所述接口部沿所述水嘴轴向移动使所述接口部套接到所述水嘴,并通过径向压缩所述接口部使所述接口部与所述水嘴密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密封件还包括外凸环,所述外凸环位于所述接口部的外周;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可拆卸的端环和压环,所述压环套于所述接口部的外侧,且所述端环和所述压环夹紧所述外凸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环和所述压环相连接并且可相对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环还包括内凸环,所述内凸环压设于所述外凸环和所述接口部的顶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凸环的自由端具有导引面,所述导引面导引所述水嘴与所述管状主体的内壁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凸环与所述接口部的顶面之间咬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的轴向的长度之和大于所述密封件的轴向长度,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形成的管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的靠近所述第二固定组件的一端具有第一卡扣部和第一卡钩部;所述第二固定组件的靠近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的一端具有第二卡扣部和第二卡钩部;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和第一固定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勾部相配合以及第二卡扣部和第一卡钩部相配合实现轴向固定、径向可移动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851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热塑性和纤维桩物料的涡轮式造粒机
- 下一篇:一种房屋建筑玄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