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85482.4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77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鸣;闫志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53 | 分类号: | F28D1/053;F28F1/32;F28F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廉世坤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器,换热器包括第一管、第二管、换热管和隔板,换热管连通第一管和第二管,第一管包括第一腔,隔板位于第一腔内,隔板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包括第一孔,第一孔沿贯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包括第二孔,第二孔贯穿第二隔板,第一隔板的第一端和第二隔板的第一端在第一管的径向方向上位于第一管轴线的同一侧,第一隔板的第二端和第二隔板的第二端在第一管的径向方向上位于第一管轴线的另一侧,第一隔板的第一端在重力方向上高于第一隔板的第二端,和/或第二隔板的第一端在重力方向上低于第二隔板的第二端。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使得气液两相制冷剂混合更均匀,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换热器通过制冷剂与外界环境进行换热,进一步的通过在集流管内设置隔板增加制冷剂的回路来提高换热效率,当集流管竖直放置时,当气液两相的制冷剂流入集流管内后,由于重力作用,液态制冷剂容易积聚在隔板表面,使得集流管内的气液两相制冷剂未能充分混合,降低了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使得制冷剂混合更均匀,有利于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连通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多个所述换热管在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一管包括第一腔;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第一腔内,所述隔板包括在所述第一管长度方向上相邻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包括第一孔,所述第一孔沿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包括第二孔,所述第二孔沿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隔板,定义通过所述第一管轴线的所述第一管的纵截面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一隔板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截面包括与所述第一管连接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隔板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截面包括与所述第一管连接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换热器作为蒸发器工作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平面中,第一隔板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一端在所述第一管的径向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管轴线的同一侧,第一隔板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二端在所述第一管的径向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管轴线的另一侧,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一端在重力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二端,和/或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一端在重力方向上低于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二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该换热器使得制冷剂能够被均匀的分流至各个扁管内,提高了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一孔与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二孔在所述第一管的横截面上的投影不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板具有厚度,所述隔板包括沿所述隔板的厚度方向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一侧面和/或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管的横截面的夹角为α,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一侧面和/或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管的横截面的夹角为β,所述夹角α和/或所述夹角β小于60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管的径向方向上,所述隔板在所述第一管横截面上的投影的宽度尺寸W1不小于所述第一管的内径D。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板上还设有第三孔,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三孔均设在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一端,且所述第三孔在重力方向上低于第一孔,和/或,所述第二隔板上还设有第四孔,所述第二孔和所述第四孔均设在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二端,且所述第四孔在重力方向上低于所述第二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854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束灭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点焊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