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力安装的紧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85942.3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12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胡善清;陶俊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康达电力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4 | 分类号: | H02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力 安装 线装 | ||
本申请涉及用于电力安装的紧线装置,涉及电力安装的领域;其包括紧线件、固定件及驱动件,其中紧线件包括支撑架及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的紧线辊,驱动件用于驱动紧线辊相对支撑架转动;支撑架包括支撑底板及设于支撑底板上表面的两支撑板,紧线辊转动连接在两支撑板间;固定件设于其中一支撑板正对紧线辊的一侧,固定件包括固定板及固定柱,其中固定柱设于支撑板正对紧线辊的一侧,固定板设于固定柱正对紧线辊的一侧,且固定板竖直截面大于固定柱的竖直截面。本申请达到了有效提高电缆紧线时电缆稳定性的效果,从而便于提高电缆紧线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安装的领域,尤其是涉及用于电力安装的紧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人员在安装架空线路时,需按照设计规范标准进行放线,在新建电力线路施工放线完成后,需将导线在杆塔上收紧,此时需用到紧线装置。
现有的紧线装置一般包括固定件、紧线件及驱动件,其中固定件用于将电缆待紧线部位夹紧固定;紧线件一般包括紧线辊及用于支撑紧线辊的支撑架,紧线辊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驱动件用于带动紧线辊转动,以实现电缆的紧线;在需要对电缆进行紧线时,可首先通过固定件将电缆适宜位置夹紧固定,后控制驱动件带动紧线辊相对支撑架转动,直至完成电缆的紧线操作。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在对电缆进行紧线时,易因电缆夹紧固定效果不佳,导致最终电缆紧线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电缆紧线效果不佳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用于电力安装的紧线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用于电力安装的紧线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用于电力安装的紧线装置,包括紧线件、固定件及驱动件,其中紧线件包括支撑架及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的紧线辊,驱动件用于驱动紧线辊相对支撑架转动;支撑架包括支撑底板及设于支撑底板上表面的两支撑板,紧线辊转动连接在两支撑板间;固定件设于其中一支撑板正对紧线辊的一侧,固定件包括固定板及固定柱,其中固定柱设于支撑板正对紧线辊的一侧,固定板设于固定柱正对紧线辊的一侧,且固定板竖直截面大于固定柱的竖直截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电缆进行紧线前,首先将电缆适宜位置挂至固定柱,后将电缆引至紧线辊处,使电缆周向侧壁与紧线辊周向侧壁对应位置抵接;其次控制驱动件带动紧线辊相对支撑板转动,以将电缆缠绕在紧线辊上,直至完成电缆的紧线操作;固定柱为电缆提供了着力点,固定板可对电缆做有效限位,从而便于实现紧线辊及驱动件等对电缆的夹紧,同时固定板的设置,便于提高电缆在紧线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电缆的紧线效果。
可选的,固定板与固定柱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不同直径的电缆更换不同大小的固定板,以使固定板可更加有效的对电缆进行限位,即使固定件对电缆适宜位置做更加有效的固定。
可选的,固定柱与对应支撑板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电缆挂至固定柱上后,拧动固定板及固定柱使固定板向对应支撑板靠近,直至固定板及支撑板将电缆抵紧,从而进一步提高电缆紧线时的稳定性。
可选的,固定板与对应支撑板相互正对的侧壁上均设有橡胶板,两橡胶板相互正对的侧壁与电缆周向外壁对应位置抵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板可对电缆做有效保护,同时橡胶板的设置增加了电缆与固定板及支撑板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固定件对电缆的固定效果更佳,进而提高电缆紧线时的稳定性。
可选的,远离驱动件的支撑板与紧线辊可拆卸连接,紧线辊正对该支撑板的一端为自由端,紧线辊自由端设有拆卸件,紧线辊自由端通过拆卸件与该支撑板可拆卸连接,且紧线辊相对拆卸件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缆紧线完毕后,通过拆卸件使紧线辊正自由端与对应支撑板分离,并由紧线辊自由端将缠绕的电缆取下,以便后续工序的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康达电力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康达电力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859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