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撑杆内支撑管与丝套铆压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85969.2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68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吴贲华;伍建;谢赟;邹彪;周成奕;陈鹏舟;金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启达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5/10 | 分类号: | B21J15/10;B21J15/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李潇 |
地址: | 226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撑杆 支撑 丝套铆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撑杆内支撑管与丝套铆压的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具有U型容置槽,U型容置槽容置内支撑管,且内支撑管插设丝套;压块,压块弧度压覆于内支撑管上侧,且容置于U型容置槽;上压板,上压板通过螺钉固定于底座,且位于U型容置槽上侧,用于压抵压块;销钉,销钉由底座侧面穿设,挤压内支撑管侧面;以及铆压螺丝,铆压螺丝由上压板穿设,旋转挤压压块,铆压内支撑管与丝套。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座的U型容置槽支撑内支撑管和丝套,压块配合销钉限位,最后再由铆压螺丝向内拧,挤压压块,从而形成丝套与内支撑管的铆接,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能够快速操作,制作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电撑杆内支撑管铆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电撑杆内支撑管与丝套铆压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后背门电动开闭系统主要通过电动尾门杆作为支撑工具。电动尾门杆利用电能转化为动能,带动汽车尾门实现开启、闭合状态。且能在汽车尾门开闭状态中停止,来满足不同高度的需求。电动尾门杆内的内支撑管与丝套需要铆压成型,而目前的设备对内支撑管与丝套铆压成本过大,操作难度过高,因此,缺乏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的工装来铆压内支撑管和丝套。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撑杆内支撑管与丝套铆压的装置,用于避免以往内支撑管和丝套之间缺乏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的铆压工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撑杆内支撑管与丝套铆压的装置,包括:
底座,底座具有U型容置槽,U型容置槽容置内支撑管,且内支撑管插设丝套;
压块,压块弧度压覆于内支撑管上侧,且容置于U型容置槽;
上压板,上压板通过螺钉固定于底座,且位于U型容置槽上侧,用于压抵压块;
销钉,销钉由底座侧面穿设,挤压内支撑管侧面;以及
铆压螺丝,铆压螺丝由上压板穿设,旋转挤压压块,铆压内支撑管与丝套。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U型容置槽包括前槽部与后槽部,前槽部容置内支撑管,后槽部容置丝套的端部,且后槽部尺寸大于前槽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前槽部底部弧度贴合内支撑管,且前槽部两侧宽度大于内支撑管外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压块下侧弧度内凹,贴合内支撑管,且压块宽度小于内支撑管外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压块上侧弧度外凸。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销钉设置为2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销钉前端具有锥头,锥头厚度渐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底座的U型容置槽支撑内支撑管和丝套,压块配合销钉限位,最后再由铆压螺丝向内拧,挤压压块,从而形成丝套与内支撑管的铆接,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能够快速操作,制作成本低。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电撑杆内支撑管与丝套铆压的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电撑杆内支撑管与丝套铆压的装置爆炸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启达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启达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859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